美國政府即將頒布行政命令,打擊銀行對加密貨幣企業的差別對待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川普總統計劃簽署一項新行政命令,要求金融監管機構調查銀行是否因政治立場或涉及加密資產,而對客戶進行差別待遇,例如關閉帳戶。該命令若正式頒布,將標誌美國對加密貨幣企業採取更為友善的監管態度,並對違規銀行施以更嚴厲懲罰,包括罰款、監管合同(consent decree)或其他處罰措施。
此次命令被視為對拜登政府「窒息行動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的政策逆轉。川普政府強調金融體系應維持「公平」,不應出現基於意識形態的歧視,尤其針對合法經營的加密貨幣企業。
報導指出,該命令將依據《平等信貸機會法》、《反壟斷法》和《消費者保護法》,要求監管機構展開詳細調查。這項舉措獲得加密貨幣業界高度關注,因為這可能終結長期以來部分銀行針對加密項目的「去銀行化」(debanking)行為。
過去一年內,已有多起加密業者遭銀行終止帳戶的案例。例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於 2023 年 12 月,刪除部分主要收入來自加密貨幣的客戶帳戶,而 Frax Finance 創辦人 Sam Kazemian 表示,銀行曾直接告知不再接受以加密貨幣為主要收入來歷的客戶。此外,包括 Custodia 銀行執行長凱特琳·隆(Caitlin Long)、Gemini 共同創辦人泰勒·溫克爾沃斯(Tyler Winklevoss),以及比特幣基金會成員查理·斯雷姆(Charlie Shrem)等人,也曾公開遭遇類似情況。
特斯拉(T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曾於去年 11 月指出,拜登政府時期有 30 多位創業者遭「秘密去銀行化」,並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上發布相關證據,引發廣泛討論。川普團隊則強調,加密貨幣作為未來金融產業的關鍵部分,不應遭到制度性排擠或歧視,並直指現行規管有時充滿政治意圖。
面對批評,銀行業者多以「反洗錢」(AML)與合規理由回應。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發言人表示,他們持續與監管機構合作,致力於創建「安全且值得信賴」的金融環境。
評論: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傳統金融機構一方面排斥部分加密企業,另一方面卻也積極探索穩定幣及其他區塊鏈相關應用,引發市場對其「選擇性參與」的質疑。有觀點認為,這種趨勢暴露了目前金融政策中的雙重標準。
本次行政命令的推動,顯示川普已將「數位資產政策」列為其選戰的重要議題之一,加密貨幣業者也密切觀察未來能否藉由政策施壓,迫使傳統金融機構調整對加密產業長期以來的排拒態度。隨著美國大選腳步將近,「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流加密資產的政策走向,勢必將成為政治與金融領域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