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全球加密代幣總數飆破 1,890 萬枚 Solana(SOL)、Base 掀「代幣工廠化」熱潮

全球加密代幣總數飆破 1,890 萬枚 Solana(SOL)、Base 掀「代幣工廠化」熱潮 / Tokenpost

根據 CoinMarketCap 最新統計,截至 7 月,全球加密貨幣市場中的代幣總數已飆升至 1,890 萬枚,較 2022 年初約 2 萬枚相比,增幅高達 945 倍。這波看似失控的激增潮,背後主要受到高效能公鏈如 Solana(SOL)、Base 以及幣安智能鏈(BSC)的驅動,大量新代幣在這些鏈上被快速且低成本發行,形成所謂「代幣工廠化」現象。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截至 7 月,全球加密代幣數量來到驚人的 1,890 萬枚。然而,雖然數量暴增,不少新代幣卻幾乎沒有交易量、流動性甚低,用戶數也有限,實際價值與分散程度遭到質疑。

其中,Solana(SOL) 無疑是這波代幣激增的主力。根據統計,近九成的新發行代幣都出自 Solana 鏈上的 SPL 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無需編碼即可創建代幣的工具「Pump.fun」的流行,進一步將發幣成本壓低至僅需數十元台幣的水準。根據公開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Pump.fun 累計創建 870 萬枚 SPL 代幣,僅短短四個月後,這個數字已增至 1,140 萬枚,增幅約 31%。

另一位快速崛起的參與者是由 Coinbase 推出的 Base。在上線僅一年之內,該鏈上的可替代代幣數量便高達 840 萬枚。Base 的迅速擴張主要與內容創作者平台 Zora 的整合密切相關。根據觀察,近期甚至出現了「內容型代幣」(content coin)的日發行量一度超越 Solana 的現象。

而老牌的幣安智能鏈(BSC)則持續扮演著專案代幣大量發行的要角。根據 BscScan 數據,目前 BEP-20 格式的合約地址超過 470 萬個。雖然與 Solana 或 Base 相比,BSC 的市佔略低,但仍是低成本、大規模發幣的主要平台之一。

然而,在這片代幣雨中,所伴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根據統計,2021 年時,每個新代幣的平均穩定幣流動性約為 250 萬韓元,但到了 2025 年初,這一數字銳減至僅約 76 萬韓元,跌幅高達 97%。評論:這反映出海量創建卻缺乏市場需求的代幣,大多陷於無交易、無用戶、無流動性的狀態,只能淪為投機或短期炒作工具。

儘管如此,整體市場的價值依舊集中在少數藍籌資產上,如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龍頭代幣仍吸引絕大多數資金與用戶流量。評論:這也意味著市場結構逐漸固化,長尾風險(Long-Tail Risk)愈加明顯。

專家指出,僅靠「創建代幣」這一步,已不足以吸引用戶或資金。未來是否具備可持續的實際應用場景、社群參與度與收入模型將成為項目能否存活的核心因素。人人都能發幣的時代已經來臨,但能真正走下去的,恐怕只有極少數。

關鍵詞:Solana(SOL)、Base、幣安智能鏈(BSC)、代幣工廠化、低流動性、內容型代幣、Pump.fun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