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市場持續強勢,也帶動重押比特幣的企業締造亮眼財報成績。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近日(當地時間),由 Michael Saylor(麥可·賽勒)領導的策略企業「MicroStrategy(現改名為 Strategy)」以及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泰達)雙雙公告 2025 年第 2 季財報,雙方皆創下「史上最高盈利」的新里程碑。
根據財報內容,Strategy 在 2025 年第 2 季淨利達 1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兆元),刷新創立以來單季獲利紀錄。該季每股盈餘(EPS)為 32.60 美元,相較上年同期虧損 1.262 億美元(約新台幣 1,755 億元),實現驚人反彈。公司強勁的表現,主要來自長年累積的「比特幣投資策略」。Strategy 目前共持有 62 萬 8,791 枚比特幣,總投入成本為 46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3.9 兆元),而依現值估算,價值已升至 727 億美元(約新台幣 100.1 兆元)。
自今年以來,Strategy 僅靠比特幣帳面報酬(未實現收益)就已錄得 25% 的報酬率,第 2 季更進一步創造 1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9.5 兆元)的未實現獲利。該公司也上調年度目標,預計全年 BTC 報酬率將達 30%、預期收益達 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8 兆元)。執行長 Phong Le(馮·李)指出,這項成績代表 Strategy 在比特幣資產配置上的前瞻性,也證明了資本市場基礎穩健。財務長 Andrew Kang(安德魯·康)則表示:「這份成績與全球主要上市公司相比,絲毫不遜色。」
Strategy 創辦人兼董事長 Michael Saylor(麥可·賽勒)也趁財報會中發言,呼籲美國政府「儘速釐清數位資產的分類標準」,表達他對「數位資產代幣化規範」日趨明朗的期待。
另一方面,穩定幣龍頭 Tether 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其 2025 年第 2 季淨利達 49 億美元(約新台幣 6.8 兆元),年增高達 277%。其今年上半年總獲利 57 億美元(約新台幣 7.9 兆元),其中約 31 億美元來自穩定收益來源(如國債與現金流投資),另有 26 億美元則來自持有資產如黃金與比特幣的市值上升。
截至 6 月 30 日,Tether 發行的 USDT 總量為 1,571 億美元(約新台幣 218.4 兆元),對應資產儲備達 1,6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225.9 兆元),意味著擁有約 54 億美元(約新台幣 7.5 兆元)的「超額儲備」資產。此舉強化 Tether 在 100% 儲備基礎上的財務穩健度,也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
評論:這波財報發布,展現出加密產業復甦對企業營利的直接影響,特別是像 Strategy 與 Tether 這類與「比特幣」與「穩定幣」深度綁定的公司,呈現出加密資產走勢與企業財報間日益緊密的連動性。此外,機構資金對比特幣的關注度與潛在投資規模,似也因此進一步被市場放大。
關鍵詞:比特幣、Strategy、Tether、數位資產、機構投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