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olv Protocol 推出 BTC+ 收益金庫 瞄準 1 兆美元長期閒置比特幣資本

Solv Protocol 推出 BTC+ 收益金庫 瞄準 1 兆美元長期閒置比特幣資本 / Tokenpost

根據韓國加密媒體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主打比特幣(BTC)加值應用的結構化收益平台「Solv Protocol」推出專為機構投資人設計的新品項「BTC+」收益金庫,旨在活化長期閒置的比特幣資本。Solv 表示,全球目前估計有約 1 兆美元規模的比特幣尚未用於產生收益,BTC+ 正是鎖定這類資產。

Solv 表示,BTC+ 是以比特幣為基礎的收益工具,透過資金分配至包含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心化金融(CeFi)、以及傳統金融市場等多元策略,為機構投資人創造潛在報酬。根據官方說法,目前 BTC+ 所導入的策略包含協議質押、現貨與期貨套利,以及實體資產代幣化等,其中也納入由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黑石(BlackRock)推動的 BUIDL 基金。

為強化資產透明度與風險控制,BTC+ 採用鏈上資訊驗證機制,由預言機平台 Chainlink(LINK) 提供「儲備證明(Proof-of-Reserves)」技術以確保持倉真實。此外,該金庫亦設有淨資產價值(NAV)為基準的損失限制措施,這種設計多見於私募基金中機構投資人的風險管理工具。

Solv 補充指出,BTC+ 採用「雙層架構」設計,亦即將資產託管與收益策略分離運作,進一步強化整體資安等級,降低潛在內部或外部風險。

Solv 聯合創辦人 Ryan Chow(趙瑞安)表示:「比特幣是目前全球最具可信度的抵押品之一,但其實際被用於創造收益的方式仍相對有限。」根據鏈上資訊平台 DefiLlama 數據,目前 Solv Protocol 管理的鏈上資產總值(TVL)已突破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80 億元),顯示該協議在 DeFi 領域的資產規模正穩定成長。

評論:Solv Protocol 透過面向機構級投資人的產品設計,試圖開拓比特幣應用新場景,使其能從「沉睡資產」轉化為「收益資產」,也顯示結構化金融策略開始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