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近期比特幣(BTC)價格出現大幅下挫,導致整體市場投資情緒迅速轉為保守。具體來看,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規模下滑了 1.32%,降至約 168.1 億美元(約新台幣 23 兆 3,609 億元)。這意味著在經歷一段漲勢後,市場進入調整階段,投資人選擇減碼部位來因應潛在的回檔壓力。
本輪下跌始於 7 月 13 日比特幣觸及歷史新高後,隨即出現明顯的拋售潮,成為一連串獲利了結或避險操作的延伸。隨著反彈預期降溫,市場對下行風險的警戒升高,促使投資人加快縮減未平倉合約。根據 CoinGlass 的追蹤,在包括 CME 在內的主要衍生品交易市場中,總共約有 703,420 枚比特幣處於交易狀態,其中 CME 的比重達到 142,930 枚,顯示其在全球加密資產衍生品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CME 一直被視為全球涵蓋面最廣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所之一。此次未平倉合約的快速萎縮,顯示即便在一向被視為機構與專業投資者主導的市場中,做多情緒亦受到顯著打擊。此次拋售大多集中於多頭部位,解讀為投資人因應價格波動主動平倉,或被市場波動強制清算。
專家強調,這不僅是部分投資者減碼而已,而是整體市場正在受到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影響。美國聯準會(Fed)的升息政策、通膨壓力以及政治重大事件如川普總統所帶來的潛在政策變動,皆使加密市場進一步失去清晰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比特幣開倉量下滑除了反映短線情緒轉趨保守,也反映出長線投資人傾向觀望的態度。
此波走勢不僅限於比特幣,也對以太幣(ETH)、瑞波幣(XRP)等主流山寨幣造成擴散效應。儘管 CME 中仍有龐大資金未退場,代表市場關注尚未完全消退,可能已有部分資金開始靜待下一輪反彈契機。評論:未來的市場走向,將高度取決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調整方向,以及川普總統是否出台對加密貨幣友善的政策;而這些變數有望成為翻轉市場氛圍的潛在觸發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