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與中國近期的政策動態,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正面臨重大政策轉折點。美國參議員辛西亞·魯米斯(Cynthia Lummis)提出的《數位資產市場結構法案》預計將於今年底前遞交川普總統,為美國數位資產監管奠定新基礎。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也傳出將審查包含人民幣掛鉤穩定幣方案的國家戰略藍圖。受此影響,比特幣(BTC)價格一度跌至 11.3 萬美元,顯示市場情緒明顯下滑。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10 日(當地時間)舉行的「懷俄明區塊鏈座談會」中,來自懷俄明州的魯米斯參議員表示,其推動的《數位資產市場結構法案》最快可能在美國感恩節前後迎來關鍵進展。該法案以眾議院於 7 月通過的「數位資產市場明確化法案(CLARITY Act)」為基礎,在參議院版本中進行部分修正。魯米斯表示:「此法案在眾議院已獲跨黨派支持,我們將在參議院尊重原草案的精神並加以補強。」此法案旨在釐清加密資產的法律地位,並調整相關監管機構之監督權限,預計最快於 2026 年開始執行。
另一方面,根據 Reuters 的報導,於 8 月下旬(當地時間),中國國務院準備檢視一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藍圖,而其中包括容許針對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設計與發行。若該計劃獲得批准,將是中國自 2021 年 9 月全面禁止加密貨幣挖礦與交易以來,首次針對數位資產政策進行方向性調整。評論:這項政策可能被視為中國為了應對美國在穩定幣領域發展而做出的戰略回應,尤其是在美國以穩定幣為手段尋求金融體系主導權的背景下。
此外,中國近期在上海等地已針對穩定幣進行試點討論,計劃透過多邊貿易與跨境結算推動人民幣數位化應用。此項計畫也將於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天津峰會中列為核心議題之一。
在市場反應方面,鏈上數據平台 Santiment 指出,近期比特幣(BTC)價格下跌至約 11.3 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 157 萬),使得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轉為「極度悲觀」。評論:這顯示如市場迎來短期利多,或有機會觸發價格反彈,投資人應審慎觀察後續政策動向與市場情緒變化。
整體而言,美中兩國於穩定幣與數位資產相關政策上的潛在轉向,預示著加密市場將面臨一波新的規範與技術競爭高潮。未來數月,全球資產配置與監管趨勢將對比特幣、穩定幣與其他加密項目產生更深層影響。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