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急挫至 11.6 萬美元 聯準會政策不確定性引發加密市場動盪

比特幣(BTC)急挫至 11.6 萬美元 聯準會政策不確定性引發加密市場動盪 / Tokenpost

根據《Bloomberg》的報導,於 29 日(當地時間),在巨幅賣壓衝擊下,比特幣(BTC)在一小時內出現近兩週來最大跌幅,一度跌破 11 萬 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612 萬元),市場甚至不排除進一步下探至 11 萬 4,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74 萬元)的可能。市場波動加劇的主要原因,來自美國聯準會(Fed)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

據了解,這波急跌發生於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後,聯準會主席 Jerome Powell(傑羅姆·鮑爾)發表談話指出,當前物價反映關稅政策的速度低於預期,美國正處於所謂「關稅驅動型通膨」的初期階段。這番言論引發投資人對升息或政策調整的不安。

川普總統亦在會後評論稱,從「非正式」管道得知 Fed 將於 9 月啟動降息。不過鮑爾立即回應,強調「尚未做出任何決策」,突顯利率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 FOMC 會議聲明中的關鍵文字,也由「展望的不確定性降低」修改為「不確定性依然高」,市場解讀為聯準會短期內不急於給出明確政策方向,導致投資人避險情緒升溫、風險資產遭受拋售。

在比特幣急跌帶動下,多數主流加密資產紛紛轉弱。以太幣(ETH)報 3,712 美元(約新台幣 515 萬元),下跌 1.74%;Solana(SOL)跌 1.9%,至 173 美元(約新台幣 24 萬元);瑞波幣(XRP)下挫 2.52%,報 3.04 美元(約新台幣 4,226 元);幣安幣(BNB)則下跌 1.46%,來到 775 美元(約新台幣 107 萬元)。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 Bitfinex 評估,美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雖以年率 3% 回升,但主因為進口下滑造成的基期效果,與實質內需回溫無關。此外,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亦僅季增 2.5%、年增 2.9%,顯示通膨壓力仍在,聯準會目前政策空間受限。

評論:當市場對利率政策走向意見分歧、通膨壓力尚未緩解,加密資產容易成為首波受害者。

綜合各界觀點,專家普遍認為,加密貨幣市場的短期反彈動能顯著不足。Bitfinex 分析師指出,在聯準會於「經濟成長」與「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間持續觀望之際,比特幣再探 11 萬 4,000 美元下方將非罕見。直到政策明朗化之前,主要加密貨幣如比特幣與以太幣將持續面臨價格波動與潛在下行壓力,投資人應審慎評估買賣時機。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