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7 月接近尾聲,加密貨幣市場的樂觀情緒日益升溫。根據鏈上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內,比特幣(BTC)的交易所持有量減少了約 2%,顯示更多投資人選擇將其資產提領至錢包中,降低出售意願。儘管 2% 的降幅看似有限,這一趨勢自今年 1 月以來已持續數月,市場普遍認為,這是投資人對後續行情看漲的具體表現。「比特幣」、「交易所持幣量」及「看漲情緒」等詞彙正成為關鍵觀察指標。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7 月 18 日(當地時間),川普總統正式簽署名為 GENIUS 的穩定幣監管法案,使其成為正式法規。該法案明確針對穩定幣的發行標準與審查流程進行規範,此舉象徵美國加大對加密監管框架的建構力度。美國國會眾議院也在近期接連通過三項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關鍵法案,其中包括已通過總統簽署程序的 GENIUS 法案。儘管產業內部對法案細節仍有討論,例如 CoinBase 執行長布萊恩·阿姆斯壯指出,該法案未涵蓋穩定幣利息發放條款為一大遺憾,但「監管明確化」、「法律可預期性」與「機構參與機會擴大」等詞彙,仍被多數業界人士視為正面進展。
CLARITY 法案目前也正在美國參議院進行討論,若最終通過,將更進一步構築出數位資產的合法流通與監管架構。專家指出,監理機制越趨清晰,有助於吸引更多傳統金融機構與機構型資金進入加密資產領域,特別是「穩定幣市場」、「法遵融資架構」與「代幣化實體資產」(RWA)等領域,有望出現加速增長。
根據鏈上數據分析平臺報告,截至 7 月底,全球 RWA 資產總規模相較上月增長 2.6%。其中,「代幣化股票」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應用案例,一些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已率先導入相關技術。評論:若法規障礙得以排除,RWA 將可能成為鏈上金融的下一波主流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GENIUS 法案正式落地後,穩定幣市場出現明顯反應:一個月內的總市值成長 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560 億元),顯示市場對於美國監管明朗化抱持高度信心。在價格波動持續的同時,加密產業正加速與主流法規體系對接,邁向制度化與規範化階段,逐步脫離「高風險投機型市場」的刻板印象,朝「金融基礎設施」角色發展。
評論:美國監管進程的推進,或將為全球加密市場發展奠定制度與信任雙重基石,特別是穩定幣、RWA 與機構參與將在下半年扮演關鍵角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