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2025 牛市前夕兩大 DeFi 黑馬崛起:Aerodrome 與 BlackHole 引爆山寨幣熱潮

2025 牛市前夕兩大 DeFi 黑馬崛起:Aerodrome 與 BlackHole 引爆山寨幣熱潮 / Tokenpost

隨著 2025 年潛在的加密貨幣「牛市」趨勢逐漸展現,市場投資人正積極尋找具備「低估價值」與成長潛力的小型「山寨幣」。根據一位加密貨幣分析師的觀察,以太坊(ETH)的第二層解決方案「Base」與多鏈公鏈「Avalanche(AVAX)」近期各自展現出兩個值得關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項目,有望成為下一波 DeFi 復甦浪潮的領頭羊。

根據 Cryptocurrency Analysis 的分析師報告,於 24 日(當地時間)指出,第一個受到矚目的項目是部署於 Base 鏈上的 DeFi 平台「Aerodrome」,該協議雖非鎖倉數(TVL)最高者,但在平台「收益與手續費創造」方面表現亮眼,目前是 Base 生態系內的第一名。隨著穩定幣於 Base 的使用頻率持續上升,Aerodrome 獲利亦同步提升,遠超競爭對手如 Morpho 與 Spark。

從技術面來看,自 3 月以來,Aerodrome 的代幣價格呈現橫盤整理,市場因此視其為可能的「低位買入機會」。若比特幣(BTC)價格保持穩定,則 Aerodrome 有望進一步啟動上漲走勢。

另一值得注意的新星則是構建於 Avalanche 鏈上的新興 DeFi 協議「BlackHole」。雖然推出時間不長,但其鎖倉價值已突破 2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80 億元),手續費收益亦達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0 億元),一舉超越 Avalanche 上多家知名協議。

BlackHole 的技術核心在於其「跨鏈橋接基礎建設」,使用戶可以輕鬆實現像 PEPE 等熱門代幣的「跨鏈轉移」,大幅提升 DeFi 資金與使用者的流動性體驗。若再加上 Avalanche 傳出與機構加強合作的市場傳聞,這種基礎建設平台的潛力將可能被重新評估,進一步吸引主流資金進駐。

目前,BlackHole 已成功創造超過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兆元)累積交易量,且活躍用戶數快速增加,逐步展現出其作為新一代區塊鏈生態系關鍵平台的潛力。

評論:儘管整體市況仍存不確定性,但諸如 Aerodrome 與 BlackHole 等低市值、具技術實力與盈利模式的小型山寨幣正悄悄累積動能。若如預期迎來 2025 年的新一輪「牛市」,這些項目可能成為爆發性增長的黑馬,值得投資者提早關注與布局。

關鍵詞:山寨幣、DeFi、Base、Avalanche、Aerodrome、BlackHole、牛市、跨鏈橋接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