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飆破 12.3 萬美元!市值突破 2.34 兆美元、機構擁抱推動 1 兆美元級轉型

比特幣(BTC)飆破 12.3 萬美元!市值突破 2.34 兆美元、機構擁抱推動 1 兆美元級轉型 / Tokenpost

根據《News1》於 7 月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隨著比特幣(BTC)價格在 7 月創下歷史新高,市場正進入一場規模超過 1 兆美元的深層結構性轉變。從價格走勢到制度認可、機構參與度提升,以及「沉睡比特幣」的活躍跡象,種種現象顯示,比特幣正逐步走向主流金融核心。

在本週初,比特幣價格突破 123,000 美元大關(約新台幣 1,710 萬元),創下歷來最高紀錄。過去 30 天內,比特幣價格上漲了約 13%,遠超同期標普 500 指數(S&P 500)的 4.73%。換句話說,比特幣一週內的漲幅,就已超過 S&P 500 一整年的平均報酬率。

值得注意的是,7 月初比特幣與 S&P 500 的相關係數仍為負值,但到了 7 月 11 日,這一數據反彈至 72%,顯示兩項資產的價格正在同步上升。不過由於比特幣市值較小、主流接受度仍低於科技股,其上漲空間可能更為亮眼。

目前比特幣的市值接近 2.34 兆美元(約新台幣 32,520 億元),已超越 Google(GOOGL) 與全球銀市場的總市值。相比之下,2023 年 5 月 28 日比特幣市值僅為 1.34 兆美元,13 個月中大增 1 兆美元。若目前態勢不變,市場人士預期下一輪「兆級增長」會在更短期內發生。

在制度發展方面,美國聯邦機構近期首次承認比特幣為可用於申請房貸的資產。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已表示,用戶無須強制將持有比特幣兌換為美元,其加密資產本身即可作為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依據。此舉被解讀為對比特幣實用性質疑者的有力回擊。

另一方面,企業法人也開始大舉進場。納斯達克上市的不動產借貸平台 Murano Global 宣布,將發行價值 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95 億元)的股票,用於全數購買比特幣。不僅為其投資人提供對通貨膨脹的避險手段,也為帳面資產運用提供新策略。

評論:這個策略顯示比特幣不再只是投機工具,更逐步成為企業流動資金與資產配置的選項。

除了 Murano,包含 Metaplanet 在內的多家機構也陸續採用類似策略,積極囤積比特幣,以應對潛在的市場變動與經濟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未活躍的比特幣錢包再次出現動作。據報導,來自 2011 年的「沉睡錢包」於 7 月初轉出高達 8 萬枚比特幣(約新台幣 1,112 億元),雖其是否售出仍無定論,但市場普遍揣測,這可能是大型持幣者(俗稱「鯨魚」)在預備於高點套現。

此外,創投資金也重新湧向加密產業。區塊鏈新創公司近期獲得的風險投資金額回到自 2022 年牛市以來的高峰,顯示機構與資本市場對比特幣及其周邊生態的信心回升。

評論:從價格到制度、市場參與與資產流動性,比特幣正逐漸轉型為代表加密市場的核心資產,其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角色正日趨明顯。

綜合來看,無論是價格表現、制度支持、投資人行為或市場流動狀況,比特幣都顯示出進入「1 兆美元級」新市場格局的強勁訊號。加密貨幣儼然成為主流資本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