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密貨幣資料分析平台 Santiment 的觀察,自 7 月 9 日起,比特幣(BTC)現貨ETF市場迎來顯著的「機構資金」流入,總金額高達 77.8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1 兆 828 億元,顯示出機構投資人對比特幣資產配置的強烈信心。
根據 Glassnode 的資料,儘管比特幣價格於上週觸及歷史新高——12 萬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1 億 7,097 萬元)後出現短期回調,ETF市場的吸金速度卻絲毫未見放緩。其中光是週一一日,現貨ETF就淨流入超過 7,500 枚 BTC;週二市場仍強勁買進 3,400 枚 BTC,兩日總計吸金約 4.02 億美元(約新台幣 5,578 億元)。
「評論」:持續9天的機構買盤動能,不僅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比特幣的價值定位日益肯定,也突顯了ETF作為主流投資工具的吸引力正在提升。
在各支ETF的表現方面,最受青睞的是黑石集團旗下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單日淨流入達 4.16 億美元(約新台幣 5,791 億元)。此外,VanEck 的 HODL ETF、Grayscale 的迷你比特幣信託,以及 Bitwise 的 BITB 分別錄得淨流入 1,900 萬美元、1,856 萬美元和 1,270 萬美元,總體形成協同向上的資金趨勢。
專家認為,這波「資金熱潮」與鏈上資料顯示出的「加密鯨魚」持續買盤緊密呼應,象徵比特幣可能已進入長期「牛市」通道。市場研究機構 Kobeissi Letter 更進一步指出,美國機構總計擁有高達 31 兆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AUM),若其中僅有 1% 轉投比特幣,將創造出 3,000 億美元新資金,進一步推升 BTC 價格至 13 萬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1 億 8,343 萬元)。
該報告也針對全球市場提出推演,若全球資金同步湧入,預估比特幣甚至可能站上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 億 7,800 萬元)高點,且此目標即使無需依靠散戶介入,也具實現潛力。
「評論」:若資金從傳統機構加速滲透至加密貨幣市場,將對比特幣形成新一輪價格與基本面上的結構支撐,也代表其不再是利基投資,而是一種正規資產配置選項。
此外,資料也顯示,ETF 的成長動能不只是短期現象,越來越多全球機構資產管理人已將比特幣納入「財務資產」,顯示機構導向的結構需求正逐步穩固。專家普遍認為,這種結構性進場趨勢,將促使比特幣在未來持續創下新的歷史里程碑。
「關鍵詞」:比特幣ETF、機構投資、資金流入、現貨ETF、比特幣價格、鯨魚買盤、結構性需求、資產配置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