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區塊鏈分析公司 Elliptic 的調查指出,今年至今,至少有金額高達 218 億美元(約新台幣 3 兆 2,020 億元)涉及非法或高風險的加密貨幣資金,透過「跨鏈交換(Cross-chain Swap)」轉移。與去年約 70 億美元(約新台幣 9,730 億元)相比,增幅高達 211%,主因是市場上越來越頻繁地運用「區塊鏈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及「幣種兌換」等工具。Elliptic 並指出,這些資金中約有 12% 與北韓有關聯。
過去,跨鏈交換主要是熟悉區塊鏈技術的高階交易者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戶會使用的利基技術;但如今,這項技術正演變為洗錢的關鍵工具。Elliptic 發現,與過去透過幣混合器(Mixer)或單一去中心化交易所處理贓款的策略不同,現今的不法份子會透過跨鏈技術,將資金在多個區塊鏈之間轉移,讓整個交易流程更加複雜,進而躲避追蹤。
Elliptic 亞太地區負責數位威脅分析的首席研究員 Arda Akartuna(阿爾達·阿卡圖納)解釋:「10 年前,以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為主的鏈就足夠應付所有交易,但如今多鏈結構已成常態,這也讓犯罪集團有更多途徑來掩蓋資金流向。」
目前的情況突顯出跨鏈技術正在從單純的 DeFi 工具,變成犯罪者避風頭的躲藏管道。分析產業也警告,相關的風險不容忽視,政府與監管機構應立即啟動高精度的鏈上追蹤系統,以因應日益頻繁的「多鏈資產轉移」問題。
評論:隨著跨鏈交換技術的普及,原先設計用來促進 DeFi 生態效率的工具,如今卻成為非法資金移轉的首選。這不僅凸顯區塊鏈技術的中性特質,也再次提醒各國政府,面對加密生態的快速演化,若無法即時強化監理制度與技術能力,恐將落後不法分子一大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