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觀察,比特幣(BTC)近期的漲勢再次引發投資人對「全球流動性」的關注。有分析指出,比特幣價格走勢與全球M2流動性指標之間高度相關,且二者間約有三個月的時間差,觀察期內呈現接近同步的趨勢。目前比特幣重返10萬美元關口(約新台幣146萬元)之際,這一現象同樣被視為背後的重要推力之一。
根據《Global Macro Investor》創辦人拉烏爾·帕爾(Raoul Pal)近期的觀點指出,資產市場表現─尤以比特幣為代表─與全球M2貨幣供應變動之間存在密切聯動性。根據保羅·蓋拉(Paul Guerra)整理的內容,即使當前處於經濟放緩疑慮、地緣政治緊繃與多項系統性風險交織的局面中,流動性擴張仍是推升資產價格的核心因素。
實際上,拉烏爾·帕爾強調,比特幣的價格變化有高達90%可由全球M2流動性解釋,這一數據與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約97%)表現幾乎同等。若觀察M2領先12週的走勢來比較比特幣價格,可見雙方變動具有高度一致性。
評論:這類研究說明寬鬆貨幣環境對加密市場仍具決定性影響,而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亦反映此一趨勢。
展望未來,市場普遍認為,隨著各國政府不斷擴大財政赤字與債務規模,全球流動性長期將持續上升,而這也為比特幣等風險性資產提供了價格上行的空間。然而在短期內,流動性仍可能因中央銀行政策調整與經濟週期變化出現波動,投資人應留意潛在風險。根據由麥可·豪威爾(Michael Howell)領導的研究機構CrossBorder Capital預測,當前這一全球流動性週期可望於2026年年中達到高峰。
隨著全球流動性逐漸被視為比特幣市場背後的「無形之手」,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關注總體經濟指標。若未來流動性持續上升,市場對比特幣中長期價值看漲的信心將更為堅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