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2萬美元大關,在7月第三週強勢收官。根據 Cointelegraph Market Pro 與 TradingView 的數據,比特幣一度衝高至12萬3,000美元(約新台幣1,709萬元),並在週線圖上錄得超過1萬美元的漲幅,成功刷新歷史紀錄價12萬2,600美元(約新台幣1,702萬元)。
儘管本輪漲幅就百分比而言仍處於年度平均區間,但考量到其絕對價格基準已達歷史高點,使整體市場情緒格外熱烈。多位分析師指出,近期的上漲並非一般性反彈,而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特別是美國龐大財政赤字所引發的避險需求,以及聯準會(Fed)政策走向與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未來動向的不確定性,更強化了市場對比特幣的「避險買進」動能。
評論: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角色,在宏觀經濟混亂與貨幣政策前景模糊之際,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人轉向資金防禦配置。
不過,隨著比特幣持續上漲,其在整體加密貨幣市值中的佔比則出現小幅回落,顯示資金正在向其他加密資產擴散。特別是中小型替代幣(Altcoins)交易量明顯攀升,使整體市場表現更趨活躍,進一步反映投資人正在尋找比特幣以外的投資機會。
此外,本輪漲勢也與川普總統近期展現的市場友善立場密切相關。市場普遍預期,未來若出現更多政策有利的信號,可能將加速比特幣等資產的制度化進程。投資人目前也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聯準會下半年政策動向,以及政治不確定性對加密市場的潛在影響。
總結來看,本輪比特幣(BTC)的強勁突破反映出對政策走向、地緣風險與法幣購買力減損的多重考量。隨著市場進一步觀察比特幣下一道壓力位是否能被攻克,整體加密市場或進一步迎來新一輪價值重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