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比特幣(BTC)價格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一度突破 12 萬 2,600 美元(約新臺幣 1,701 萬元),展現強勁漲勢,預示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可能迎來反彈。此次漲幅不再只是短期行情,而是呈現直線式攀升,背後因素包含:機構買盤激增、資產稀缺性、美國貨幣走弱與政策偏好等多重推動力。
目前市場供需失衡成為主要驅動力之一。根據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Bitwise 投資長馬特·霍根(Matt Hougan)指出,日均比特幣產量僅約 450 枚,但包括 ETF 在內的日均機構需求卻高達 1 萬枚,呈現高達「20 倍以上」的超額需求,這將成為推升價格的重要引擎。「供小於求」的典型現象正強化比特幣市場的牛市結構。
在眾多 ETF 中,黑石集團($BLK)旗下的比特幣 ETF「IBIT」表現尤為搶眼。該產品自上市以來僅 200 個交易日,管理資產規模(AUM)即突破 840 億美元(約新臺幣 11.67 兆元),持幣數量也已超過 70 萬枚,大幅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之下,金本位 ETF「GLD」達到同等 AUM 花了將近 15 年,足見加密 ETF 的成長速度極具爆發力。
此外,全球貨幣政策與地緣政治動盪也助長了比特幣走勢。數據顯示,美國美元指數近六個月內下跌 11%,同期間比特幣則上漲約 1.5 萬美元(新臺幣 2,085 萬元)。特別是在川普總統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案「宏偉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後,市場對比特幣的「通膨對沖」與「避險資產」屬性認知顯著增強。
評論:與其說這波漲勢是炒作行情,不如說它反映出投資者對傳統資產泡沫、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的深層焦慮。比特幣正逐步成為一種「政策敏感」與「宏觀避險」的混合型資產。
除了財政政策,川普近期的貿易政策也對市場產生影響。他針對巴西實施新關稅政策,對銅徵收 50% 關稅,展現「美國優先」的強硬經貿立場。但同時,他對加密產業持開放態度,進一步釋放「友善加密」政策訊號,對市場情緒形成支撐。
在展望方面,渣打銀行數位資產主管傑夫·肯德里克(Geoff Kendrick)表示,比特幣有望於今年第三季末達到 13 萬 5,000 美元(約新臺幣 1,876 萬元),年底極有可能挑戰 20 萬美元(約新臺幣 2,780 萬元)。馬特·霍根同樣認為,若目前的供需狀況延續,「突破 20 萬美元」並非遙不可及。
總體而言,本次比特幣漲幅並非單點推助,而是多重結構性因素交疊所致,涵蓋「ETF 市場拉近傳統金融與加密資產的距離」、「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以及「機構資金主導」。隨著全球政策進入寬鬆周期,這股升勢可能仍未見頂。
關鍵詞:比特幣、ETF、川普、通膨對沖、加密貨幣政策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