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Tether 的官方公告,發表於 24 日(當地時間)
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宣布,即日起將正式停止於五個區塊鏈平台上支援其主力穩定幣產品「Tether(USDT)」。儘管這些區塊鏈曾為 USDT 的擴張發揮關鍵作用,但近年來交易活躍度顯著下滑,是此次終止支援的主因。
本次受影響的區塊鏈包括:Omni Layer、比特幣現金(BCH)的簡易帳本協議(SLP)、Algorand(ALGO)、Kusama(KSM)及 EOS。Tether 表示,自今年 9 月 1 日起,將全面終止這些平台上 USDT 的轉帳與兌換功能,屆時未被兌換的代幣將被「凍結」,不可再流通。
上述中斷支援的平台中,有部分是建立在比特幣(BTC)及 BCH 架構之上,例如 Omni 和 SLP,其他例如 Algorand、Kusama 與 EOS 則為獨立運作的權益證明(PoS)類 Layer 1 區塊鏈。這些區塊鏈曾因創新機制及應用案例吸引開發者與資金進駐,但近年因使用率急遽下滑而逐漸遭到棄用。
Tether 在聲明中指出,此舉屬於「策略性基礎建設審查」的一環,目的是將資源集中於當前使用率更廣泛、發展潛力更大的區塊鏈上。公司強調,在做出決策前已參考社群回饋與市場數據,未來將更聚焦於可滿足穩定幣使用需求的區塊鏈生態。
Tether 執行長 Paolo Ardoino(保羅·阿爾多伊諾)也補充表示:「數位資產產業快速進化,Tether 必須與時俱進。透過淘汰已失去使用者支持的區塊鏈,我們能將技術與資源集中於具備擴展性、活躍開發者社群與強勁成長潛力的平台上。」
針對仍在上述區塊鏈上持有 USDT 的用戶,Tether 建議盡快完成資產兌換,或轉移至目前仍獲支援的區塊鏈平台。此外,一些第三方業者亦可能提供代幣遷移(Migration)服務。
評論:此次 Tether 停止支援部分區塊鏈平台的策略,有助於整體生態系統的「有效資源重分配」,並對市場傳遞出「穩健成長」信號。雖可能對少數用戶造成短期不便,但有利於穩定幣生態朝向高效率、高用量鏈的集中發展。
同時 Tether 也強調,未來將持續關注與新興區塊鏈的合作機會,特別是 Layer 2 方案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導向的區塊鏈,若具備高速成長潛力,Tether 將積極考慮在其上導入 USDT。
此外,Tether 近期更宣示進軍比特幣挖礦領域,有計劃在年底前躍升為全球最大比特幣挖礦公司之一。這顯示 Tether 正從單一穩定幣產品服務供應商轉型為全方位區塊鏈基礎建設提供者,持續擴大其產業影響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