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產業迅速擴張的同時,全球推廣的最大關鍵仍是「信任」。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接受訪問時,國際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Paybis 的首席業務長 Konstantins Vasilenko(康斯坦丁·瓦西連科)深入剖析產業發展面臨的監管挑戰、區域採用落差,以及與傳統金融的連接之道。他指出:「愈能建立信任的地區,加密貨幣的採用率就愈高。」
康斯坦丁特別看好亞洲國家在未來的採用潛力,包括印度、越南與菲律賓。他表示,這些地區具備大量的匯款需求、高度使用行動技術以及年輕而熟悉數位工具的人口結構,將為加密貨幣的普及創造有利環境。同時,奈及利亞與肯亞等非洲國家,由於高通膨與貨幣不穩定,也推升穩定幣的強勁需求。此外,杜拜則因擁有友善的監管政策與發達的科技基礎建設,正迅速躍升為中東地區的加密貨幣新興據點。
然而,阻礙這波全球化進程的主因仍是「不一致的全球監管」與「對金融體系的不信任」。他批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監管立場上的模糊不清,迫使眾多企業在承擔風險的情況下營運,缺乏清晰規範是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他補充,就連市值最高的穩定幣泰達幣(USDT)進入歐盟市場時,也必須取得電子貨幣牌照並滿足 MiCA 法規要求。
面對這些挑戰,Paybis 正積極透過多項作法來強化用戶信任,包括完善的反洗錢(AML)與實名認證(KYC)流程、遵循各地法規以及推動財務教育。康斯坦丁指出,這與傳統金融在全球推展時所採用的方式相似,並提到:「就像傳統金融業優先著重取得執照,走合規路線,加密貨幣企業也應採相同策略。」
評論:加密企業若想獲得主流認可,勢必需「制度化」來建立聲譽,單靠技術創新難以持久。
他還談到,穩定幣的角色正從單純交易媒介進一步演化為企業支付與跨國匯款基礎建設。Paybis 則是因應這一轉變,提供企業導入穩定幣的整合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在不觸發額外監管風險的情況下,運用數位資產改善營運流程。
在用戶體驗與安全性的平衡上,康斯坦丁強調,該公司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與自動化流程來提升實名驗證速度與系統可信度。他指出,自動 KYC 驗證在 15 分鐘內完成,同時導入即時客服與詐騙行為辨識功能,對於提升用戶忠誠度效果顯著。
觀察美國政策動態方面,康斯坦丁也提到川普總統重新掌權後,美國的加密監管正發生「深具意義的變化」。他認為,川普政府對數位資產展現較正向的態度,甚至一度中止央行數位貨幣(CBDC)項目的開發。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政府透過沒收的加密資產建立比特幣(BTC)戰略儲備,這一舉措正為美國朝向全球加密強權鋪路。此一背景下,包括瑞波幣(XRP)、幣安與 Coinbase 等大型企業在與 SEC 的監管交鋒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緩和跡象。
最後,康斯坦丁分享過去十年的重要啟示:「比技術更重要的是信任。」他指出,人們選擇加密貨幣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創新,而是因為它「安全、簡單且實用」。他強調,提升「透明度、穩定性與客戶服務」,是推動用戶忠誠與產業成長的核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