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日以美元計價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吸引市場高度矚目。不過,著名的比特幣批評者兼黃金支持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指出,這波漲勢是一個將資金轉進「白銀」的投資良機。
根據他於 4 日(當地時間)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的發言,他強調「目前正是賣出一部分比特幣、轉投白銀的最佳時機」,更直言「白銀的漲幅潛力遠高於 BTC」,理由是比特幣仍可能出現劇烈下跌,而白銀的下行風險則相對有限。
另一方面,BitMEX 聯合創辦人亞瑟·海斯(Arthur Hayes)也針對當前市場局勢發表看法。他指出,美國財政部正在透過國債發行來補充一般帳戶資金,這可能導致短期內「市場流動性下降」,帶來小幅壓力。不過他仍表示看好長期表現,認為在比特幣突破歷史高點、以太幣(ETH)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整體市場仍處於「長期牛市架構」。
海斯補充:「以太幣可能將帶來比比特幣更高的報酬率,投資人應密切關注即將到來的大型山寨幣行情。」
除了技術與流動性因素,市場也關注川普總統政策動向。海斯分析說,近期市場普遍反映出期待川普將對貿易關稅政策退讓,而這對於風險資產可能構成利好。他進一步透露,其個人家族辦公室基金「Maelstrom」已開始準備重新進場市場。
在歐洲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OKX 的歐洲區執行長艾拉德·古斯(Erald Ghoos)看來,這波比特幣上漲並非短期行情,而是顯示「比特幣已逐步確立為全球數位宏觀對沖工具」。他指出,在地緣政治與政策干預持續干擾全球貿易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機構投資人正將 BTC 視為數位黃金」,並補充:「當前波動率正處於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加上比特幣 ETF 的資金流入加速,7 月可能成為市場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比特幣於 4 日首次突破 112,000 美元(約新台幣 155.7 萬元)的歷史高點,並於 5 日進一步上漲近 6%,站上 118,000 美元(約新台幣 164 萬元)附近,截至目前仍於高位震盪盤整。評論指出,在市場普遍「樂觀」氛圍中,流動性循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機構布局加碼等多重因素,正合力驅動比特幣的新一輪升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