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預定於 7 月 14 日起展開首屆「加密貨幣週」,將針對三項關鍵法案進行表決,可能重塑全球數位資產市場的規範格局。此舉是否能為加密貨幣建立清晰的監管框架,或再次面臨延宕,正引起全球投資人的關注。
根據《韓國經濟日報》24 日報導,首先進入表決程序的是已通過參議院的《GENIUS 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正在等待眾議院審議。該法案將對約 350 兆韓元(約 2,600 億美元)規模的「穩定幣」市場產生直接影響。內容規定所有穩定幣皆須以美元或短期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完全擔保,發行方須每月提交準備金報告,並每年接受審計;同時,部分穩定幣還將納入州政府的監管範圍。
代表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 雖尚未完全符合新法案要求,但已表示正在準備一款符合美國規範的新型穩定幣。另一方面,PayPal 推出的 PYUSD 與瑞波幣(XRP)生態系所發布的 RLUSD,則被認為已具備符合法規的架構。
第二項重要法案是《CLARITY 法案》,目的是釐清美國加密貨幣的監管主體。法案主張,將大多數加密貨幣交易所排除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監管之外,改由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負責監督。內容也包含關於「投資人保護」與「資產隔離」等基本規範。但因該法案與川普總統的「挺加密」路線有關,部分民主黨議員因此表達反對立場。評論:監管機構的劃分不僅涉及權責清楚,更關乎司法與政策合一的落實效率。
最後一項法案則是《反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監控國家法案》。該法案旨在全面禁止美國聯準會發展或測試 CBDC。支持者主張,中央銀行發行數位貨幣恐加劇政府監控與政治濫用風險。目前該法案已通過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只待送交本會審議。
評論:三項法案各自針對穩定幣、交易所監管及 CBDC 實施的核心議題,全面反映美國加密產業的制度化需求。
儘管部分輿論擔心本次「加密貨幣週」可能步上川普先前「基礎建設週」僅止於口號的後塵,但若法案順利通過,美國將成為首個以全球最大經濟體身份,為加密產業提供全面法規清晰度的國家,進一步鞏固其在金融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
隨著監管進程加快,穩定幣發行、交易平台定位與 CBDC 的政策未來都面臨重大轉折。本週無疑將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分水嶺,業界與投資者無不緊盯華府的腳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