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將比特幣(BTC)視為核心資產的戰略邁入第二階段,不僅擴大持幣規模,更準備以比特幣作為「金融工具」,推動高獲利潛力企業的收購案。此舉顯示該公司於加密資產領域中,正採取更積極擴張的策略。
根據 Financial Times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MetaPlanet 上週再度購入 2,205 顆比特幣,將總持幣量提升至 15,555 顆,按當前市值估算約為 17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兆 3,288 億元)。這一規模已讓該公司成為北美以外持有最多比特幣的企業,同時也是亞洲最大比特幣持有上市公司。
MetaPlanet 執行長 Simon Gerovich(賽門·蓋羅維奇)表示,公司的下一階段重點是「將比特幣金融化」,具體策略是以所持比特幣作為抵押,從傳統金融機構借貸資金。他在採訪中指出,比特幣將如同「股票或公債」,可作為資產抵押品,藉此收購可產生現金流的企業,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實體資產的底盤。
評論:MetaPlanet 的策略跳脫單純的數位資產部署,反而更像是在為比特幣建立一套企業級應用模型,試圖驗證其在傳統金融架構內的資產地位。
目前 MetaPlanet 已透過發行公司債及新股認購權來籌資,並強調未來將繼續採取主動購幣與靈活融資並行的方式,以實現其中期目標——於 2027 年前累積 210,000 顆比特幣。
然而,使用比特幣作為抵押資產仍不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常見作法,因此這項計畫被視為具有「高度開創性」。許多分析認為,MetaPlanet 正在為比特幣探索合法融資管道提供先例。
賽門·蓋羅維奇進一步指出,隨著比特幣總量供應極度有限,現階段正是公司搶先佈局的最佳時機,預計將在完成約 4 至 6 年的初始資產累積後,進入實質資產成長的第二階段。
評論:MetaPlanet 的發展模式可能將成為其他地區上市企業仿效的參考樣板,特別是在比特幣作為機構級資產的可行性日益受關注的背景下。
MetaPlanet 的一連串動作,不僅是企業擴張戰略的具體展現,同時也像是一項關於「比特幣能否真正融入傳統金融系統」的實驗。隨著市場評估結果與監管機構的後續反應,該公司所採用的「比特幣基金化企業模式」,有可能重塑全球企業資產管理的新風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