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波幣(XRP)逐步結束託管釋出計畫之際,柴犬幣(SHIB)的「代幣燒毀」率大幅飆升,同時市場也再次傳出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可能曾持有 XRP 的消息,引發加密貨幣投資社群廣泛關注。
根據 CryptoSlate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瑞波公司每月定期透過託管計畫向市場釋出 XRP,當前仍有約 364 億顆 XRP 處於託管狀態。若以目前每月釋出 3 億顆的速度推算,所有託管資產將於 10 年左右完全釋出。然而若釋出速度提高,例如自 2026 年起每月提高至 4 億顆或每年額外增加 1 億釋出量,整體釋出時間或可縮短至約 6 年。
評論:隨著託管資產陸續進入市場,XRP 供應潛在壓力不容忽視,尤其對中長期投資人而言,可能影響市場價格波動與風險預期。
與此同時,柴犬幣社群近來的代幣燒毀活動也引發熱議。根據數據顯示,SHIB 的代幣燒毀率在單日內暴漲 10,786%,短短時間內有超過 950 萬枚代幣被移出流通市場。儘管如此,目前仍有約 88% 投資人處於虧損狀態,顯示該幣種價格距離大多數買入成本仍有落差。不過,部分觀察家認為,此波高度燒毀活動或有可能為本輪上漲行情的前兆。
最具話題性的發展,則是關於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可能曾持有 XRP 的推測再度浮出水面。依據 2023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瑞波公司訴訟中公開的證詞,瑞波首席技術長大衛·史瓦茲(David Schwartz)當時指出:「比特幣的創辦人『中本』在 2017 年可能持有大量 XRP。」該陳述出現在討論比特幣與 XRP 的區塊鏈設計異同比較中,儘管無法確認真實性,若為事實,將在加密史上掀起重大波瀾。
評論:若中本聰確實持有 XRP,意謂著不同主流鏈之間可能存在更深層的發展連結,或將改寫市場對早期加密貨幣觀點。
在 XRP、SHIB 及比特幣(BTC) 等代表幣種都面臨關鍵發展轉折時,投資者更應以長期視角審視價格走向與資產配置策略。本次事件亦再次強調,「供給調節」與「流通機制」屬於影響代幣價值的核心因素,未來投資決策宜納入更周全的評估與風險思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