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派網路)目前正面臨價格大幅波動的壓力,引發市場對其下跌風險的關注。根據資料顯示,自 6 月 28 日至 7 月 15 日期間,該項目已釋出超過 2.5 億枚 Pi 代幣,市值影響高達 1.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876 億元),造成潛在「賣壓」大量湧現,為市場帶來更高的波動性與投資風險。
目前 Pi 代幣(PI)價格在 0.477 美元(約新台幣 15 元)附近震盪,但分析指出,8 月將有超過 3 億枚代幣等待解鎖,若未能穩住當前支撐價位,價格可能進一步回測至前波低點 0.40 美元,形成明顯的下修壓力。有市場分析師將此價區列為「關鍵支撐區」,呼籲投資人審慎關注後續動向。
從交易活躍度來看,全球每日平均交易量介於 8,000 萬至 9,200 萬美元之間,顯示市場操作仍十分頻繁。然而,在解鎖代幣持續流入的背景下,部分交易活動可能是基於短期套利與賣出目的,並不代表市場對該項目的長期看好。目前 Pi Network 的總市值約為 3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865 億元)。
儘管價格動盪,Pi Network 的生態系似乎持續擴張。根據 7 月 7 日的資料,已有超過 1 萬 580 個應用程式運行於該平台上,全球多家銀行與金融機構也正在加速整合其區塊鏈相關基礎設施。該項目仍追求以 Web3 為核心的去中心化基礎建設願景,長期發展方向明確。
然而,市場情緒並未因生態發展而明顯轉暖。在今年 7 月內,還有約 2.76 億枚 PI 預計解鎖,對應約新台幣 1765 億元(1.27 億美元)的潛在賣壓。加上開發團隊長期未發表重大進展、KYC 認證進度遲滯、鏈上活動明顯減少,導致整體社群信心下滑,主要加密網紅與意見領袖的露出也日益減少,社群聲量明顯降溫。
同時,印度阿薩姆邦錫布坎縣(Tinsukia)將於 7 月 27 日舉辦「GCV 314,159 活動」,旨在推廣 PI 的實際使用,並試圖建立以物易物的應用場景,藉此促進線下交流並穩固社群基礎。
評論:目前 Pi Network 面臨的局勢可說是一體兩面。一方面,龐大的生態系建設為其未來注入潛力;另一方面,代幣發行量快速增加、實體經濟與槓桿應用尚未成熟,導致市場所承受的價值落差與信心危機持續擴大。投資者應更加關注項目基本面與落地成果的實際進展,持續追蹤開發與社群推進狀況,避免僅憑市場炒作而做出決策。
派網路亟需在信任重建與代幣經濟模型調整之間找到平衡,同時吸引用戶持續投入,才能走出轉型關鍵期。PI 持有者也應採取審慎策略,應對短期波動,審視長期價值與社群活躍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