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14 年未動「中本聰時代」比特幣(BTC)地址轉出 10 萬枚 是否與創辦人有關引社群熱議

14 年未動「中本聰時代」比特幣(BTC)地址轉出 10 萬枚 是否與創辦人有關引社群熱議 / Tokenpost

14 年未動的「中本聰時代」比特幣地址大額轉帳,社群熱議是否與創辦人有關

一批自 2011 年起從未活動的「中本聰時代」比特幣(BTC)錢包,於近日突然進行大規模轉帳,引發市場熱烈關注。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共有 10 萬枚比特幣(約新台幣 11,900 億元)從這 8 組老舊地址中被轉出,社群甚至推測可能與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有關。然而,關於這一說法的核心判斷,已遭 Coinbase 董事康納·格羅根(Conor Grogan)公開駁斥。

根據區塊鏈資料顯示,這 8 組比特幣地址分別於上週五將一萬 BTC 轉入具有較高安全性與擴展性的 SegWit 地址(Segregated Witness),合計價值高達 86 億美元,創下歷來單次轉帳規模最大紀錄之一。由於這些地址自 2011 年後便未曾有任何交易紀錄,各界分析認為極可能屬於早期使用者或所謂的「OG(Original Gangster)」級別持幣者。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 XRP 開發商瑞波公司(Ripple)的首席技術長公開展示了自己早期礦機挖出的 BTC 持倉紀錄,點燃社群對比特幣創世時期持幣者身份的再度關注。在此背景下,一名社群用戶進一步聲稱上述其中一個地址曾於 2013 年在論壇上曝光,甚至附上顯示有 1.5 BTC 匯入紀錄的截圖,試圖尋找這些地址背後的真實身份。

不過,康納·格羅根迅速回應,並直接發布區塊鏈追蹤數據強調:「那筆交易根本不存在,很可能是虛構的故事。」評論:此舉有助於釐清與遏止市場所蔓延的陰謀論,也顯示市場對早期錢包動態的高度敏感。

另一方面,知名鏈上分析機構 Arkham 亦指出,這 8 個錢包極可能屬於同一人或同一組織,並說明這次操作更可能只是一場「地址升級」,從原始地址轉為新式的 bc1q 格式,過程中未見任何拋售徵兆。評論:從既有數據來看,這更像是出於技術考量,而非拋售或市場操作跡象。

目前,市場對於這波錢包移動是否只是單純的技術升級、抑或暗藏其他深意仍有諸多揣測。在川普總統持續展現對加密貨幣友善立場的同時,比特幣的任何鏈上異動都正引起更廣泛市場關注。這也反映出當前市場對比特幣資產結構與流動性的過度反應,格外敏感於這類象徵歷史意義的錢包行為。

關鍵詞:中本聰、比特幣(BTC)、川普、瑞波(XRP)、康納·格羅根、Arkham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