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初的第一週,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風起雲湧,多項重大事件接連發生,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隨著美國國會宣布「加密週」議程,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浮現,加上川普總統推動 5 兆美元支出法案、瑞波幣(XRP)申請銀行許可、FTX 提案凍結信用人債權,以及自 2011 年以來首次的大規模比特幣(BTC)移動,整個市場情緒迅速升溫。同時,Solana(SOL) ETF 推出、伊朗最大交易所遭駭後恢復營運,以及美國的加密稅制改革訊號,也將本週市場推上高點。
根據 Bloomberg 於 7 月 1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引發最大關注的事件為美國眾議院排定的「加密週」議程,將於 7 月 14 日進行,重點審議比特幣、以太幣(ETH)、穩定幣等三項重要法案。消息指出,此次將涵蓋規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條文,並針對提升加密資產法律明確性擬定新標準,預料將對投資者和企業帶來直接影響。
此外,川普總統提出的 5 兆美元「Big Beautiful Bill」法案也掀起極大漣漪。雖然法案中未涵蓋加密資產內容,但其宏大的財政支出規模引發對美元走貶的疑慮,使加密資產再次被視為對抗通膨的重要工具。有分析師指出,若美元疲弱持續,將可能推動比特幣價格出現快速反彈,重回上升通道。
瑞波幣發行商 Ripple 近日亦向美國貨幣監理署(OCC)提出聯邦銀行牌照申請,並向聯準會要求開設主帳戶,以期直接持有與穩定幣掛鉤的準備金。執行長布萊德·賈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強調此舉將「建立新的信任標準」,被市場解讀為穩定幣發行商進軍金融主體地位的又一里程碑,繼 Circle 之後,展現業界進一步追求合法合規發展的趨勢。
監管與市場秩序方面,FTX 重組信託基金提出將來自中國、俄羅斯在內的 49 個國家的債權申請凍結,涉及金額高達 FTX 總債權的 82%。最終裁決預計於 7 月 22 日出爐,若 45 日內未有異議,受影響債權人將失去追償權利。此舉再次凸顯破產重整過程的國際法律灰地帶與高度爭議。
安全事件方面,根據 The Block 的統計報告,上半年與駭客相關的加密貨幣損失總額已達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3,475 億元),雖然案件量較前季減少 52%,但單一事件損失規模明顯擴大,其中以 Bybit 與 Setos Protocol 為代表性受害者。評論:雖然攻擊次數減少,但更精密的滲透策略正對弱點防護不足的項目造成重大衝擊。
另一方面,7 月 4 日發生的比特幣大規模轉移也引發廣泛關注。該筆共計 8 萬枚 BTC(市值約新台幣 1 兆 1,120 億元),原本自 2011 年起未曾移動,近日卻被分散至 8 個錢包地址,並使用最新地址格式進行轉帳,顯示其操作具有高度預謀性與戰略目的。市場普遍認為這是長期持幣者「加密鯨魚」的布局,而非駭客行為。不過,也有觀察指出,在正式移轉前曾進行試發送至比特幣現金(BCH)地址的異常舉動,可能為私鑰確認行為。
美國政策改革方面,參議員辛西婭·魯米斯(Cynthia Lummis)公布草案,建議取消加密資產挖礦、質押與借貸等行為所涉及的「雙重課稅」,並對 300 美元(約新台幣 4.17 萬元)以下的小額交易提供免稅優惠。此舉被視為大幅降低零售投資人進入門檻,評論:若該草案進一步落實,將促進美國國內交易活動與加密日常支付應用。
傳統金融方面,Lex Shares 與 Osprey Fund 聯合推出美國首檔涵蓋 Solana 質押收益的 ETF「SSK」,產品內部包含可質押的 JitoSOL 代幣。雖然尚未獲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批准,但由於 SEC 未表達反對意見,ETF 即順利發行。官方表示,該產品將作為傳統資本市場與 DeFi 間的橋梁。
中東地區也傳出進展。伊朗最大加密交易所 Nobitex 在遭駭損失 1 億美元(約新台幣 139 億元)後重新啟動部分功能,目前僅向已驗證用戶開放熱錢包使用,並於 6 月 30 日起逐步開放提款。據報導,事件與以色列駭客組織有關,並引起國際網路安全圈高度關注。
最後,線上券商平台羅賓漢(ROBINHOOD, $HOOD)發表三款微型加密貨幣期貨商品,分別涵蓋比特幣、Solana 和瑞波幣,透過 CME Group 提供基礎交易基礎設施,瞄準小額及新手投資群體。這也被視為其繼併購 Bitstamp 與 WonderFi 後,加速佈局衍生品市場的延續性動作。
總結而言,本週加密市場走在「制度化」、「監管調整」與「基礎設施升級」的交會點上。隨著美國政策動向與川普總統大規模財政支出的影響力擴大,未來幾週市場動向仍具極高變數,建議投資人持續關注法案進度與監管機構回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