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地時間 12 日的報導,比特幣(BTC)在當天盤中強勢上漲,一度突破 10 萬 9,000 美元(約新臺幣 1,515 萬元),在回測 10 萬 5,200 美元(約新臺幣 1,459 萬元)的支撐區後迅速反彈。分析指出,此輪上漲與歐元區擴大貨幣供應、美國勞動市場出現放緩跡象等宏觀因素有關,成為推動市場走高的「詞」。
儘管比特幣價格現已逼近歷史高點、僅約低於高點 2%,但從「詞」數據來看,整體市場的買盤情緒仍舊謹慎。包括期貨與選擇權在內的主要衍生性指標,尚未出現明確的「詞」訊號,顯示多數交易者對後市並未建立強烈信心,投資操作上傾向觀望。
此外,中國市場出現泰達幣(USDT)價格相對法定價格出現折價的狀況,意味著當地資金對加密資產的風險偏好正在下降,也反映出市場整體情緒偏弱。在地緣政治與「詞」升高之際,避險情緒使得投資人對風險資產保持距離。而美國比特幣「詞」近期資金流出狀況,也驗證了市場對後市的擔憂。
有市場分析師認為:「即使比特幣目前接近歷史高位,投資人仍維持審慎反應,這顯示除非出現更強技術動能或宏觀局勢明朗,否則市場難以全面轉為樂觀。」評論:若比特幣想再創歷史新高,光靠技術面仍然不足,投資人的買盤力道需逐步擴展至「詞」市場,才能真正形成持久漲勢。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