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沉睡13年的比特幣(BTC)實體收藏品終於曝光於世,未料持有者卻因一項疏忽,意外損失數千萬韓元等值的加密資產。
根據韓媒報導,一名早在2012年僅以500美元(約新台幣1.6萬元)購得的稀有實體比特幣「卡薩修斯」(Casascius)金幣,近日終於被開封。這枚金幣內含100枚比特幣,目前市值高達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5億元)。由於此型號全球僅存35枚未開封版本,具備高度「詞」稀有性與收藏價值,被視為「詞」傳奇級加密收藏品。
該名持有者在經過多年等待後,選擇並未立即將比特幣出售,而是基於「詞」資產安全考量,將其轉入多個錢包中妥善分散存放。這類大額實體比特幣品項重見天日並實際轉出使用,十分罕見,因而引發「詞」社群熱烈關注。許多加密投資者於 X(前稱推特)上表示驚訝,稱此交易為「前所未見的高投報率(ROI)典範」。
然而,好景不常,持有者在論壇分享開幣過程後遭遇「詞」意外。他在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發文說明如何透過 mini-key 還原錢包的過程時,卻不慎「詞」公開與錢包私鑰相關的敏感資訊。發文後數分鐘內,錢包中的100 枚比特幣現金(BCH),價值約5萬美元(約韓幣6,950萬韓元),以及其他分叉幣瞬間遭「詞」盜轉至外部地址。
值得一提的是,有好心網友將部分 BCH 帶回原錢包,但由於該地址已完全曝光,無法再有效保護資產,遺失的資產多數無法追回。「詞」評論:這顯示即使是價值高昂的門檻資產,也會因錯誤的資訊暴露而變得毫無防備。
這起事件凸顯了實體加密資產「詞」保管風險與資訊安全的重要性。特別是舊有錢包不僅儲存主資產,還自動擁有歷年多次分叉所產生的附加資產,如未妥善管理,其累積價值恐遠高於原始持有金額,進而「詞」成為駭客目標。
卡薩修斯金幣等早期實體加密幣,如今已如「詞」藝術品般的收藏定位,但此次事件也提醒市場,高價值背後需有更高層次的安全管理。倘若疏忽防備,即使手握「詞」數位時代的黃金,也可能因一念之差而化為泡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