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區塊鏈項目「坎頓網路(Canton Network)」近日以高度機構導向與隱私技術為特色,引起業界關注,並被視為挑戰現有公鏈強者如以太幣(ETH)、Solana(SOL)的新興L1潛力項目之一。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該網路由數位資產公司(Digital Asset)主導開發,其執行長尤瓦爾·魯茲(Yuval Rooz)表示,此項目歷時十年準備,未透過 ICO 或預挖礦進行,展現出對區塊鏈開發的謹慎態度。
坎頓網路主打「網路中的網路」,專注於將實體資產進行數位化、交易與清算功能的整合,致力成為金融領域專用的基礎鏈。2025 年 6 月,該項目再度獲得 1 億 3,500 萬美元資金注入,擴大生態建設,其中生技公司 Tharimmune 更宣布募資 5 億 4,000 萬美元,計劃利用坎頓代幣(CC)建立數位資產金庫,同時擔任「超級驗證者(Super Validator)」角色,進一步深化生態參與。
坎頓網路的開發實驗始於 2020 年,魯茲指出,從帳本(Ledger)初代版本的研發到轉向免許可(Permissionless)架構,總共花費七年,並從過往區塊鏈項目的失敗中吸取教訓。他特別強調公鏈一經上線就很難修改,尤其在事後補上隱私機制將導致架構上的痛點。
針對「隱私性」議題,坎頓採取創新策略,內建利用「零知識證明(ZK, Zero-Knowledge Proof)」的隱私保護機制,同時設計出「依需求分享(Need-to-know basis)」的資料架構,讓監管單位能在必要情況下查驗資訊。魯茲強調,相較於 Zcash 的絕對匿名性,坎頓的設計平衡了數據保護與監管需求,在監理合規方面更具彈性。
在這種技術設計與市場策略推動下,坎頓網路已成功吸引多家國際金融巨頭的信賴參與。2025 年的投資輪中,包括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Circle Ventures、Citadel Securities、美國證券保管機構DTCC,以及高盛(Goldman Sachs)等皆加入支持,進一步穩固其作為新世代金融公鏈的地位。
評論:坎頓網路以其可擴展的模組化架構、無ICO的長期開發策略、機構需求導向的隱私設計等,在越趨成熟的區塊鏈市場中開闢一條嶄新道路,成為與以太幣和 Solana 齊名的潛在競爭者。未來在金融機構的資產數位化浪潮中,坎頓網路可望成為主要基礎鏈之一。
關鍵詞:坎頓網路、CC 代幣、零知識證明、以太幣、Solana、公鏈、數位資產、Token 化、金融區塊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