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報導,以太幣(ETH)自 11 月 22 日(當地時間)跌破 3,000 美元(約新台幣 94.5 萬元)後,短短五天內強勢反彈約 11%,成功重回關鍵「支撐價位」。專家指出,近期機構需求回溫、美國聯準會(Fed)即將結束「量化緊縮」(QT)政策,為市場釋放流動性,增強以太幣向 3,600 美元(約新台幣 113 萬元)進一步反彈的可能性。
報導指出,近期市場對以太幣的關注度明顯升高,主要來自於「現貨 ETF」申請所帶動的樂觀情緒,以及聯準會政策轉向可能打開資金活水。如若後續反彈型態持續維持「V 字型」走勢,3,600 美元或將成為下一個主要「目標價位」。
根據鏈上分析機構 Capriole Investments 的數據,其「名目需求」(Apparent Demand)指標顯示,以太幣目前的買盤動能已達過去 26 個月以來最高。該指標是透過比較每天新發行量與長期持有(通常為 1 年以上未移動)代幣數量變化,若為正數即代表買盤強勁。具體來看,名目需求自 11 月 22 日的 37,990 ETH,在短短四天內激增至 90,995 ETH,顯示在價格下跌階段,出現明顯的「逢低買進」行為。
專家分析,這類逆勢「買盤堆積」格局,通常可視為日後價格反彈的重要訊號。隨著美國聯準會預計於 12 月 1 日結束 QT,市場預期新一波流動性將進入加密貨幣領域,而以太幣有望成為首波受益資產之一。回顧今年 11 月,在 ETF 熱潮與政策寬鬆預期影響下,比特幣(BTC)與以太幣均迅速吸引資金進場,反映資本市場對高流動性資產的偏好。
儘管行情樂觀,不少分析師也提醒,當前的上漲缺乏穩固的支撐基礎,若未能穩守 3,000 美元關卡,短線內仍可能出現價格波動與回測壓力。因此是否持續放量突破、能否有效築底,都將成為觀察後勢走向的關鍵。
評論:目前以太幣不僅受到宏觀經濟條件轉變(如 QT 結束)助推,其基本面也有明顯改善跡象,特別是鏈上需求的激增,顯示價格下跌反而吸引更多機構與長期投資人進場。若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擴大,加密資產如以太幣可能迎來中期反轉契機。然而市場仍需提防短線獲利了結壓力造成的震盪,並持續關注聯準會政策走向與 ETF 審核進度。
關鍵詞強調:以太幣(ETH)、名目需求、逢低買進、量化緊縮(QT)、ETF、3,000 美元、3,600 美元、鏈上數據、機構需求、流動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