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構資金持續流入比特幣(BTC)的背景下,近來分析指出,以太幣(ETH)相關企業正面臨資金籌措困難,顯示該生態系正暴露出潛在結構性問題。根據 10x Research 的最新報告,針對以太幣的空頭(賣出)策略,或許能作為對沖比特幣敞口風險的有效手段。
這份報告指出,目前市場上的機構投資偏好仍明顯集中在「比特幣」,相對而言,「以太幣」則面臨資金動能減弱與支持結構鬆動的挑戰。報告中提到,先前市場上曾形成一種依賴機構資金的策略:機構投資者先以市價購買 ETH,再以溢價賣給散戶,透過這樣的模式推升以太幣價格。然而,近期此一「數位資產金庫」敘事正在減弱,使得整體上漲動能出現疲乏。
其中,報告以加密資產財務管理公司 BitMine 為例,說明這種模式如何發揮作用。機構先買入 ETH,然後高價轉售給一般投資人,並藉由此一獲利機制循環推動幣價。然而,近期由於 PIPE(非公開股權投資)交易的資訊揭露不透明,加上資金流動路徑未明,導致這一樂觀模型出現運作瓶頸。
技術面訊號也支持此一看法。報告指出,「以太幣」正處於 3,000 美元的關鍵支撐線,若此價位跌破,可能進一步下探至 2,700 美元左右的支撐區間。「以太幣」目前已展現出一定程度的下行壓力,市場對其未來走勢持保守態度。
這些觀察結果顯示,以太坊生態正進入需要重新定位市場角色的關鍵時期,與此同時,「比特幣」仍受到機構青睞,穩固其在數位資產市場的核心地位。「評論」:部分分析師認為,靈活運用 ETH 的短線空頭部位,可能為投資人提供在多變市場環境中對沖比特幣曝險的機會。
根據 10x Research 的觀察,雖然「比特幣」受到資金青睞,但整體加密市場的變動性仍然高居不下,因此掌握資金的流向與各幣種間的結構性差異,將成為投資布局中不可忽視的重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