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專家警告:誇大現實資產代幣化規模正損害市場信任

專家警告:誇大現實資產代幣化規模正損害市場信任 / Tokenpost

現實資產(RWA)市場雖因每週出現「數十億美元」規模的代幣化新聞而備受矚目,但業界專家警告,這些誇大的數據實際上正損害整體信任,阻礙傳統金融資本的流入。根據 Polygon(MATIC) Labs 全球支付與 RWA 負責人艾許瓦莉·古普塔(Aishwary Gupta)於 24 日所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業界內部普遍存在製造「虛假繁榮」的現象,而這種不切實際的敘事恐將成為整體發展的絆腳石。

古普塔指出,問題的核心在於絕大多數所謂「數十億美元規模的代幣化」新聞,實際上都建立在被誇大的價值評估上。「每週都有大額數字的新聞出現,但當機構投資者開始追問細節時,這些敘述往往變得模糊不清」,她表示。近期 OpenAI 事件更突顯此一問題:當 Robinhood 宣稱提供的股票代幣化代表 OpenAI 持股時,OpenAI 隨即出面否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於 5 月起訴加密項目 Unicoin,指其以虛假不動產代幣化投資方案詐騙近 1 億美元。

古普塔進一步指出,這類亂象背後反映了 RWA 市場尚未解決的結構性問題,例如「雙重計算」(double-counting)、代幣法律地位不明等。評論指出,目前產業過於依賴無實質意義的表面數據,試圖以「虛榮指標」取信市場,反而阻礙到真正資本的進入。「這些虛浮數字不是吸金利器,而是攔路虎」,她強調,目前仍有數兆美元的傳統資金裹足不前,主因正是缺乏對整體市場的信任。

評論也獲得其他市場人士的呼應。Token Metrics 執行長伊恩·巴利納(Ian Balina)在接受 Forbes 訪問時表示,「光靠法律包裝與上鏈技術,無法創造資產價值」,他補充,真正關鍵在於是否具備「可信的託管機制、跨鏈互通能力,以及足夠的二級市場流動性」。他對現階段的 RWA 現況直批,許多項目只是為了行銷而存在,本質上尚未達到能入列正式投資組合的水準。

諷刺的是,區塊鏈屢屢主張的「透明性」與「可驗證性」卻在此次風波中缺席。古普塔認為,強迫機構投資者接受無法確認、也未經佐證的數據,本質上就是對區塊鏈核心價值的背叛。

她最後強調,若要真正重建 RWA 的市場信任,唯有重回規範與落地發展之路。「沒有驗證記錄與監管連結的鏈上活動,不僅將使用者暴露在風險中,也正在逐步瓦解整個 RWA 生態系的信任基石」,她呼籲業界必須拋棄誤導性的虛構數據,轉以「實際應用」為主的透明、合規方式推動未來成長。

評論:RWA 被視為鏈上世界與傳統金融的橋樑,其潛力雖大,但若缺乏落地實踐與監管對接,終將淪為泡沫敘事。如今最需要的,不是炫目的數字,而是可信的系統與可驗證的進展。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