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擬擴大財富稅範圍至加密貨幣,高資產投資人面臨新稅負壓力
法國國民議會於 22 日(當地時間)通過一項稅制改革提案,擬對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非生產性資產」課徵單一稅率的新財富稅,顯示法國正走向更廣泛的資產課稅架構。此法案若獲得參議院同意,將自 2026 年起實施,預計將對高資產淨值人士與加密貨幣持有人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 Le Monde 報導,此稅改法案由國會議員尚–保羅·馬特(Jean-Paul Matteï)提出,最終以 163 票贊成、150 票反對之差距,在國民議會通過。該法案獲得社會黨與極右派的支持,成為 2026 年度財政預算案的一部分,目前尚需進一步接受參議院審議。
這項改革核心在於擴大現行財富稅的課稅範圍。過去僅針對不動產課稅,新的法案則細緻列出包括金、藝術品、遊艇、高級車輛,以及「數位資產」——其中即包括加密貨幣如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等,被統一起歸類為「非生產性資產」。法案指出,現行制度未涵蓋這類無助於法國經濟活力的資產,「在經濟上不合理」。
馬特議員強調,此舉旨在鼓勵資本投入「生產性投資」,例如創業或企業發展,他表示:「稅制只有在所有類型資產都公平地納入課稅範圍時,才能稱作平衡。」
根據新提案,若個人所擁有之非生產性資產總額超過 200 萬歐元(約新台幣 6,900 萬元),將針對超過部分課徵 1% 單一稅率。雖相較於現行針對不動產部分實施的 130 萬歐元起跳、最高 1.5% 的累進稅率略為寬鬆,但因納入了加密貨幣資產,再度引發市場討論。舉例來說,當前淨資產未達 80 萬歐元者免稅,但若擁有超過 1,000 萬歐元資產,目前會被課徵最高 1.5% 的財富稅。
針對法案將加密貨幣納入課稅範圍,法國加密產業界表達強烈不滿。知名硬體錢包公司 Ledger 的共同創辦人埃里克·拉爾什維克(Éric Larchevêque)於 X(前 Twitter)上批評道:「這法案簡直是在懲罰那些為保護未來而將財富配置至黃金和比特幣的人。」
評論:本項改革表面上以「促進生產性投資」為名,實際卻可能抑制部分民眾選擇防通膨資產如加密貨幣與實物黃金的行為。隨著歐洲多國陸續收緊加密資產課稅與監管措施,此趨勢對加密市場長期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從整體來看,法國將加密貨幣列為「非生產性資產」的新舉措,不僅對本地投資人產生實質衝擊,也預示著歐洲在加密資產政策上的轉向。未來幾個月內,該法案若順利通過參議院審查,將正式成為法國財稅體系的新里程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