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穩定幣的多樣性也帶來了預期之外的複雜性。從不同鏈上的代幣規格、轉帳橋接需求到交易所間的支援不一致等問題,不僅分散了市場的「流動性」,也大幅拉高了使用門檻。
根據鏈上分析師 ZachXBT 於 24 日(當地時間)在社群平台 X(前身為 Twitter)上的說法,目前的穩定幣使用環境正成為用戶體驗中的一大痛點。他指出,使用穩定幣時,用戶需面對「跨鏈橋接限制」、「手續費與 Gas 成本」以及「中心化交易所間代幣支援不一」等挑戰。
他進一步以實例說明,若用戶在 Solana(SOL) 鏈上的錢包接收到 USDPT 穩定幣,但該錢包尚未內建該代幣的支援,為完成交易,用戶需先透過橋接將以太幣(ETH)轉移至 Solana 作為支付 Gas 的資產,之後才能將 USDPT 回傳至交易所兌回美元。整個過程不僅耗時,更夾帶高額費用與操作上的不便。
ZachXBT 強調,這些複雜流程所在地揭示了一個核心問題:不同區塊鏈之間缺乏完善「互通性」,使得穩定幣雖有廣泛潛力,實際應用卻困難重重。
評論:上述情況不僅影響散戶使用者的存取體驗,也可能抑制「市場流動性」與採用速度。特別是在穩定幣作為跨境支付與 DeFi 基礎資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的當下,這樣的技術障礙無疑成為產業下一步成長的瓶頸之一。
目前已有業界致力於開發包括統一代幣標準、整合式錢包介面及跨鏈解決方案等技術,試圖降低操作難度與成本。然而根據分析師觀察,目前的改善進程仍遠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不論從使用者體驗或產業競爭力角度來看,加速推動生態系「可組合性」與「兼容性」,可能是穩定幣走向主流應用的必要條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