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長期沉睡錢包移動正在2025年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根據鏈上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已有超過27萬枚、長期未啟用的比特幣完成轉移,考慮到距年底尚有兩個月,總移動數量可能突破30萬枚。
根據區塊鏈數據分析平台 CryptoQuant 的報導,24 日指出,此波資金異動背後可能包括數項關鍵因素:例如早期礦工移動餘額、為提高資產安全性所進行的新冷錢包配置,以及利用近期幣價漲勢進行部分兌現。其中,來自 2009 年挖礦、2011 年後長期未動作的「18eY9o」錢包近期出現轉帳,將持有的約 4,000 枚比特幣中的 150 枚轉出,按目前價格估算約為 2,306 萬美元(約新台幣 3.21 億元)。
除了這起案例外,今年以來多次出現類似的大額比特幣重啟異動:9 月,15 年前挖出的 400 BTC 被一次性劃分至多個地址;7 月,一個自 2010 年以來未曾動作的錢包,一口氣轉移達 2 萬 BTC,流向包括幣安(Binance)、Bybit 在內的多家交易所。該錢包總持倉超過 8 萬枚 BTC,僅本次交易價值就達 24 億美元(約新台幣 3,336 億元),當中部分比特幣目前託管於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Galaxy Digital。當時外界一度憂慮這可能觸發類似 2024 年「Mt.Gox 銷售事件」的短期賣壓。
評論: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這些錢包重啟行為並非單純轉帳,而是早期投資人進行策略性退出規劃,或為提升資產防護水平進行新的分散配置。同時,也有分析師警告,這類原本「休眠」已久的巨量資產一旦活躍,很可能對市場情緒與價格變動產生明顯干擾。
截至撰寫時間,比特幣過去 24 小時內上漲 2.1%,報 111,178 美元(約新台幣 1,546 萬元)。隨著 2025 年接近尾聲,更多沉睡資產是否將出現流動,以及是否帶來價格壓力,仍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關鍵詞:比特幣、大額移動、沉睡錢包、長期持有者、價格波動、CryptoQuan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