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Early Warning Services 於 21 日(當地時間)公布的最新消息,美國主流支付平台 Zelle 正計劃導入穩定幣(Stablecoin),正式進軍跨境匯款市場。此舉將使 Zelle 能夠提供更簡便迅速的國際資金轉移服務,進一步拓展其既有的即時支付生態系統。
Zelle 自 2017 年成立以來,透過與富國銀行(Wells Fargo)、摩根大通(JP Morgan)、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PNC 金融服務集團等大型美國銀行的網路銀行平台整合,快速鞏固了其以「即時支付」為核心的支付功能。此次宣佈擴展穩定幣使用,被視為傳統金融基礎建設與區塊鏈技術合流的創新突破,公司強調其投資方向聚焦於「結合用戶需求、銀行技術與全球成長機會」的交會點。
Early Warning Services 指出,目前 Zelle 平台每年的支付處理金額已突破 1 兆美元(約 1,390 兆韓元)。若導入穩定幣為核心的支付系統,未來用戶在進行外幣轉帳時可望降低手續費,同時享有實時結算效果,對跨境付款效率將帶來實質提升。
評論:透過既有的大型金融機構基礎,Zelle 的這項策略有可能成為穩定幣正式整合入主流金融最具指標性的案例之一。
此次公告也反映出傳統金融圈日趨加速導入區塊鏈與穩定幣的潮流。近來像 Fireblocks、摩根大通等機構級參與者,正持續進行多項創新實驗,以求提升國際匯款的效率。根據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分析預測,到 2028 年為止,最多可望有 1 兆美元資金從新興市場銀行轉移至穩定幣系統之中。
根據數據平台 DeFiLlama 的統計,截至 10 月為止,穩定幣的總市值已達 3,080 億美元(約 428 兆 1,200 億韓元),創下歷史新高。與年初相比,市值成長幅度高達 47%,突顯其作為「短期價值儲存工具」與「實際支付手段」的角色,在加密貨幣生態系內日益鞏固。
隨著越來越多傳統銀行與區塊鏈基礎建設的融合,市場高度關注,穩定幣與去中心化技術是否將成為金融業演化的下一階段關鍵重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