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川普特赦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引爆加密貨幣監管爭議

川普特赦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引爆加密貨幣監管爭議 / Tokenpost

川普總統宣布特赦幣安(Binance)共同創辦人趙長鵬(Changpeng Zhao,CZ),引發加密貨幣業界高度關注。根據 CNBC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此舉在業界內部出現分歧:部分人士樂觀看待,認為這將成為 CZ 重返市場的轉機,但也有觀點憂心,認為這樣的「政治赦免」可能削弱司法制度的正當性,帶來不良示範效應。

在美國法制框架中,「特赦」並不等同於「無罪」。它的前提是受赦者必須先被定罪,因此這類行為屬於行政部門對個人給予的「恩典」處置,而非賦予司法上的清白。也就是說,川普的這項決定,並不代表 CZ 的違法紀錄被抹除,其法律責任仍然成立。

由於趙長鵬選擇接受總統特赦,而未透過正常上訴程式試圖推翻聯邦法院的定罪判決,業界普遍認為,這將使其身上「違反聯邦法」的身份更加固定。不僅如此,在未來可能面對的民事訴訟中,原告無需再耗費資源證明其犯罪事實;換言之,「已定罪」的記錄將使其在各類民事訴訟中處於極度不利地位。

此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幣安的調查曾揭露多項嚴重違規事實,包括未落實 KYC(了解你的客戶)與 AML(反洗錢)制度,並容許用戶繞過美國制裁措施,甚至協助整理涉及美國用戶的資料以規避調查。這些指控最終成案,無法透過上訴推翻,意味著之後若再有集體訴訟出現,將大大降低原告需負擔的舉證門檻。

評論:這些紀錄所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罰款或合約違約層面,更可能在道德與社會層面削弱公司信譽。

目前已有多起由恐怖攻擊受害者家屬發起的訴訟指出,幣安在未妥善控管資金流向之下,使某些勢力得以利用其平台進行洗錢、採購武器等非法交易。法務部與 CFTC 的調查結果,恰恰成為這些民事原告的利器。事實上,各國監管機關也可能參考相同證據,啟動對幣安及 CZ 的新一波調查。

依照美國最高法院所建立的法律原則,倘若某一平台預見其服務可能被非法濫用,而仍未採取預防措施,將難以迴避因此造成的責任。若此原則套用至幣安,那麼 CZ 及其公司可能會面臨數以億計的民事賠償風險。

評論:這種法律風險不因總統特赦而減弱,反而可能因其「既已認罪」的狀態而擴大。

國際層面上來看,美國的特赦僅為國內政治措施,對其他司法管轄區並無效力。因此,歐盟、英國、亞洲等地的監管機關,仍可基於本國法令,就幣安是否涉及洗錢與跨境金融制裁進行獨立追查,甚至祭出高額罰款或凍結其資產。

消息傳出後,幣安幣(BNB) 出現短暫上漲,市場情緒一度轉趨樂觀。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這僅是心理層面的反應。一旦民事訴訟持續發酵,或遭遇更多司法追責行動,高昂的訴訟成本與營運不確定性將再次形成下行壓力。

結語來看,趙長鵬之所以接受總統赦免,或許能解決其個人自由問題,但從法學角度解釋,這幾乎等於承認犯罪事實,並為未來的受害者索賠開出大門。幣安也將面對損害賠償、各國法遵重整與一連串訴訟的風險,而這場風波也再次提醒加密產業:「繞過司法程序,無法真正擺脫法律的陰影」。這項政令,恐怕將成為加密史上極具爭議的「歷史性案例」。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主打文章

eToro 財報亮眼!第三季淨利飆升 48%、加密資產管理規模年增 76%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