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消息,即使 Pi Network 推出多項技術更新,旗下加密貨幣「Pi 幣(PI)」的市場價格仍未擺脫長期下跌趨勢,引發社群對發展前景的高度關注。隨著主網上線與實際應用(Utility)拓展計畫推進,未來是否能轉化為價格反彈,成為觀察重點。
根據韓媒報導,Pi Network 於 8 月底啟動「2025 Pi 黑客松」,積極擴展其區塊鏈生態系。開發者們競相開發具有現實應用價值的工具與服務,角逐共 16 萬顆 PI 代幣獎勵,最終預計將頒發給前八強團隊。不過截至 10 月 15 日活動結束時,官方尚未公布獲獎隊伍,部分用戶對推廣進展表示疑慮。其旗下開發平台 Pi App Studio 近期亦更新功能,提升 AI 整合能力及生態應用效能,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社群討論日趨熱烈。一名活躍於 X(原 Twitter)的 Pi 支持者援引 Pi Network 共同創辦人 Nicolas Kokkalis(尼可拉斯·科卡利斯)近期動態指出,該專案正著重開發 AI 工具、強化測試網安全、導入智慧 KYC 認證與錢包管理系統,並擴大現有應用整合,進一步推進去中心化價值的實踐。他表示:「Pi Network 正處於從測試階段邁向完整生態構建的轉型期,為未來提供關鍵基礎。」
儘管如此,Pi 幣(PI)的「價格」表現未見改善。根據 CoinGecko 24 日資料,PI 價格僅為 0.20 美元(約新臺幣 6.5 元),較一個月前下跌 42%,與今年 2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 3 美元(約新臺幣 97 元)相比,更是暴跌了 93%。這顯示在技術進展與市場表現之間仍存在極大落差。
市場供需結構也進一步施加壓力。目前市場上有超過 4.12 億顆 PI 代幣處於交易所託管狀態,其中半數集中於交易平台 Gate.io(芝麻開門)。更值得注意的是,未來 30 天內預計還有約 1.16 億顆代幣即將解鎖,可能將加重短期內的「拋售壓力」。
同時,社群信心呈現下滑趨勢。根據推特帳號 Pi News 發起的調查,僅 33% 的參與者認為 PI 價格仍有機會在本輪牛市週期內回升至歷史新高,而有 54% 的人認為至少要到 2026 年之後,PI 才可能重返高點。
評論:目前的技術與生態發展雖為 Pi Network 帶來正向基礎,但「價格表現」才是能否提振投資人信心的關鍵所在。當前面臨流通代幣逐步釋放、法幣兌換不便、主流交易所尚未全面上架等挑戰,Pi 的未來仍需觀察其主網建設與監管合規能力是否能穩健齊備。
簡言之,雖然 Pi Network 正強化其基礎設施與應用場景,但在缺乏明確經濟激勵與市場支持下,即使再多的技術創新,對「Pi 幣(PI)」價格的提振仍面臨不小挑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