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Rank 的數據,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在過去一年內交易表現突飛猛進,不僅於手續費收入方面躍昇至業界前段班,更在交易量上超越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流加密貨幣平台,改寫現有市場格局。
根據 CryptoRank 的統計,截至 2025 年 10 月,Hyperliquid 的月手續費收入達到 4,1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56 億 9,000 萬元),與 2024 年同期的 24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 億 3,600 萬元)相比,驚人暴漲超過 1,600%。此成長主要歸功於其無需授權的衍生品擴展提案「HIP-3」,以及策略性手續費下調所帶來的用戶活躍與交易量躍升。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其中以太幣在同期間內的手續費收入減少一半以上,僅為 2,16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0 億 2,000 萬元);Solana(SOL)則從 6,600 萬美元下降至 3,4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91 億 7,400 萬元),跌幅約 34%。專家分析,這一現象主要受到自動交易與梗圖幣熱潮退燒的影響,也反映出用戶逐漸轉向更快速、低成本的交易平台。
在交易量方面,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第二季創下 6,480 億美元(約新台幣 901 兆 2,000 億元)的單季交易額,12 個月累計交易量更突破 1 兆 5,7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 京 1,823 兆元)。這段期間內平台所得收入累計超過 3 億美元(約新台幣 41 億 7,000 萬元),占據超過 60% 的衍生品 DEX 市場份額,遠遠拋離第二名的競爭對手,差距達十倍之譜。儘管BNB鏈、Base等平台也有成長,但仍不敵 Hyperliquid 的突進腳步。
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 的爆發式成長背後,與其於去年底發放的 HYPE 代幣空投計畫與公平獎勵機制密切相關。知名交易員 James Wynn 的參與,也為平台吸引大量專業用戶。同時,HYPE 所推行的代幣銷毀(Token Burn)方案亦被視為幫助支撐幣價的關鍵手段。有專家表示,Hyperliquid 在過去一年間成功吸納 Solana 上的高交易量使用者,進一步壯大生態。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平台表現亮眼,HYPE 代幣價格近期亦受市場趨勢影響出現下滑。從 10 月初的 45 美元高點滑落,截至 17 日為止已降至 34.2 美元(約新台幣 4 萬 7,538 元),單月跌幅達 38.36%。此波跌勢與整體加密市場轉弱的走勢密不可分。
評論:儘管面臨市場波動挑戰,Hyperliquid 能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用戶黏著度與市場占有率,凸顯其商業模式已獲初步肯定。未來若能維持代幣經濟穩定與創新步伐,持續在無授權衍生產品領域拓展,市場領先地位可望延續。然而,平台仍須面對競爭對手追趕與資金流動性變化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