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nado Cash 開發者 Roman Storm 就 DeFi 開發者潛在法律風險公開提問,喚起去中心化社群警覺
根據 The Bloc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Tornado Cash 開發者 Roman Storm 日前在社群平台 X(前身為推特)上發表疑問,引起去中心化金融(DeFi)開發社群廣泛關注。他質疑:開發「非託管型協議(non-custodial protocol)」的開源開發者,是否會因美國司法部將其定義為「金流服務業者(MSB)」而面臨事後起訴風險。此一發言再度突顯美國監管動向對加密產業的潛在威脅。
目前正因涉嫌資金洗錢共謀而遭美國政府起訴的 Storm,近日已在法庭上堅稱無罪,並警告整個 DeFi 開發圈應警覺此一現象,他指出這可能對整個產業構成前所未有的法律風險。
Storm 在社群上詢問:「我們在法律尚未明朗前,參與打造開源、非託管型協議,是否能因此免於日後遭司法部認定為非法金流服務的指控?」此一言論,明確指出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即便初期開發符合當時法規,也可能在多年後因法規變動,而遭受「事後追訴」的嚴重後果。
在他於 9 月 30 日向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提交的無罪抗辯文書中提到,司法部正在嘗試「重新定義」DeFi 協議的性質,將其由「非託管」錯誤詮釋為「託管型服務」,藉此提起刑事訴訟。Storm 表示:「政府的指控根本是事後推論,認定我們設計的協議本應具備託管功能。」他警告這種做法若成為先例,任何 DeFi 開發者都可能成為打擊目標。
評論:Storm 此案儼然已成為考驗監管與開源技術平衡界線的重要標杆。若法院支持其抗辯主張,將可為開發者權益與技術自由劃下保障,反之若判決不利,將助長對開源技術的法律打壓,形同為技術創新設置事後高牆,對整體 DeFi 生態構成重大負面影響。
Storm 面臨的這場官司,無疑成為國際去中心化金融界關注的重大風向標。無論結果為何,未來 DeFi 專案的設計者與參與者很可能因而更加審慎,尤其在美國法律環境日益不確定的前提下,開發者社群或需進一步思考開源貢獻與法律責任的界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