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比特幣(BTC)10日暴跌3.2萬美元 四大關鍵因素引發市場恐慌

比特幣(BTC)10日暴跌3.2萬美元 四大關鍵因素引發市場恐慌 / Tokenpost

比特幣(BTC)在短短10天內急挫約32,000美元(約合4,448萬元新台幣),自創下歷史新高後迅速下跌。市場目前仍在解析這波價格暴跌的原因,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四大關鍵因素被認為對投資人情緒產生顯著衝擊。

根據 CoinDesk 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最主要的下跌動因來自於「政治不確定性」。川普總統近日對中國揚言可能實施新一輪關稅,點燃市場恐慌。他批評中國在資訊透明度上的不足,提升施壓力道,市場隨即出現劇烈反應。比特幣從122,000美元(約1億6,958萬元)短時間內下滑至117,000美元(約1億6,263萬元)以下。在過度槓桿的市場結構下,連帶引發期貨市場連環清算,部分交易所上的價格甚至一度跌破101,000美元(約1億4,039萬元)。

地緣政治風險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川普總統先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談,翌日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會面,期間媒體報導美國可能取消對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進一步加劇地區局勢的不安。與此同時,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連續超過兩週尚未解決,也被視為加密市場賣壓擴大的因素之一。

美國銀行體系也遭遇「信心危機」。Zions Bancorp 公布在加州商業貸款上出現5,000萬美元(約696億元台幣)虧損;Western Alliance 則針對債務違約者提起詐欺訴訟。此類負面消息迅速波及亞洲與歐洲的主要銀行,使整體金融市場信心遭受打擊。評論:雖然傳統金融的不穩可能長期提升比特幣的吸引力,但在短期流動性緊縮的環境下,加密資產仍難逃賣壓。

此外,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外流也加重了下行壓力。自 9 月底以來,這類 ETF 一度吸引逾60億美元(約8,340億元台幣)的投資熱潮,然而近一週內就出現超過12億美元(約1,668億元台幣)的巨大流出,僅週四當天即有5.3億美元(約736.7億元台幣)撤出市場,加劇投資人恐慌。

同時,在全球避險需求攀升的背景下,黃金價格創下新高,每盎司突破4,400美元(約612萬元台幣)。相較之下,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角色受到質疑,以彼得·希夫(Peter Schiff)為首的懷疑派再度強調加密資產的波動性與不穩定性。評論:比特幣在金融壓力時期未能穩固其避險地位,顯示其與主流資產「分離性」尚未成熟,未來仍需時間建立市場信任。

儘管比特幣過去多次在市場恐慌中跌後反彈,但這次所處的風險情境顯然更為結構性與多面向。接下來的走勢將端視全球「政治穩定性」、「金融體系健康」以及「機構性資金流動」的方向。長期而言,這些因素仍將持續牽動比特幣及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表現。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