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ryptoQuan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分析,比特幣(BTC)近期跌破 10 萬 5,000 美元大關,儘管市場一度出現波動,大多數專家認為,這次下跌並非源於恐慌性的「拋售」,而是一場健康的調整與重整階段,顯示市場結構正在邁向更具韌性的復甦。
與過往調整最大差異之一,來自比特幣在交易所的儲量。CryptoQuant 表示,與 2020 或 2021 年的市場情勢不同,此次比特幣仍維持在「十年來最低的交易所餘額」,顯示流通中供應相對緊縮,減少了誘發大幅下跌的壓力,反而為可能的快速反彈鋪路。
另一方面,長期持有者的行為也支撐了市場的樂觀情緒。比特幣長期持幣者 SOPR(LTH-SOPR)指數目前接近 1,顯示市場處於中性區間。不像典型的恐慌性投降賣出,這更像是選擇性的獲利了結。回顧 2020 年 3 月、2021 年 5 月與 2023 年 8 月的歷史案例,每當市場去槓桿化後,便會吸引機構投資人與大型持幣者(俗稱「鯨魚」)趁勢進場,加速市場恢復。
數據研究機構 Swissblock 亦發表看法,指出近期走勢更符合「累積性買入後部分獲利了結的自然調整」,而非極端拋售。即便交易所中的資金外流速度略有減緩,但資金仍呈現「淨流出」態勢,他們認為這反映出市場對比特幣的基本信心尚未動搖。
儘管週末市場因大量槓桿倉位被清算而波動加劇,但多位分析師指出,此類技術性因素造成的價格下滑屬短期現象,對市場結構的實質影響有限。「評論:許多觀察者將此視為一種難得的『逢低布局機會』,而非應恐慌撤出」,專家補充說。
綜合各方觀點,市場普遍認為此次比特幣下跌是「階段性的整理」,而非長線轉弱的訊號。關鍵詞如「健康調整」、「市場重整」與「結構性復甦」貫穿整份報告,預示未來中長期走勢仍有上攻潛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