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於 24 日(當地時間),著名金融評論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再次對比特幣(BTC)發表批評言論,強調黃金的價值正在逐步上揚。他形容「黃金正在搶走比特幣的午餐」,並預告加密貨幣市場恐將面臨「殘酷的下跌潮」,同時建議投資人應將資金轉投入黃金。
今年 10 月對比特幣而言似乎並不友善。儘管 10 月在過往通常被視為比特幣的「繁榮期」,但目前卻呈現疲軟走勢。比特幣本月以來已下跌 4.7%,較 10 月 6 日創下的歷史高點 12 萬 6,080 美元(約新台幣 1,752.8 萬元)下跌逾 14%。尤其近期在美國股市走弱的影響下,幣價進一步下挫 3.2%。
與此同時,「黃金」的價格卻持續堅挺。根據報導,現貨黃金價格首次突破每盎司 4,300 美元(約新台幣 597 萬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再次印證其「最終避風港」的地位。彼得·希夫藉此指出,比特幣與黃金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也再次印證他長期以來的預測。
評論:彼得·希夫一向立場強硬,屢次警告比特幣未來風險,而黃金的表現也似乎再次替他背書。但對加密貨幣社群而言,這樣的論調引發不少反彈。
幣安執行長趙長鵬(Changpeng Zhao)則對彼得·希夫的觀點提出異議。他表示,外界不該忘記比特幣從僅 0.004 美元起漲至如今曾高達 11 萬美元(約新台幣 1,529 萬元),這是全球少有的歷史性資產成長。
其實早在 2011 年起,彼得·希夫便一直公開質疑比特幣的未來價值,並堅定支持實體資產如黃金。他近來趁著金價強勢,信心更顯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傳出「美國銀行業危機」的雜音,對加密貨幣市場構成壓力。反觀黃金則因其「抗風險」性質獲得追捧。如今在這波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中,加密貨幣與傳統資產的分野更加清晰。
評論:無論比特幣或黃金走勢如何,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與市場趨勢,審慎配置資產,方能在多變的金融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