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近期價格大幅下跌,引發加密貨幣知名懷疑論者、經濟學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再度對比特幣發出嚴厲批評。他主張此次下跌不只是技術性修正,更揭露了所謂「數位黃金」的敘事根本站不住腳。
根據彼得·希夫於 14 日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發表的言論,他強調這次暴跌並非「逢低買進的機會」,而是明確的「警告」。他甚至預言:「下一波下跌時,即使川普總統表態支持,也無法讓比特幣反彈。」
希夫進一步指出,近期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 4,100 美元(約新台幣 570 萬元),創下歷史新高,而比特幣則於 10 日急挫至約 110,201 美元(約新台幣 1,537 萬元),兩者表現形成鮮明對比。他認為,這顯示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敘事」正在崩解,並警告:「比特幣隨時可能跌破底部。」
他也提到,與此同時,黃金與白銀價格仍保持上漲趨勢,相較之下比特幣與以太幣(ETH)則節節敗退。「加密貨幣投資人很快就會付出昂貴的代價,從這段經驗中學到一課。」他補充道。事實上,希夫已在數週前警示比特幣可能已進入「空頭市場」。
目前比特幣雖短暫反彈,但仍在約 111,800 美元(約新台幣 1,547 萬元)交易,較 8 月高點 126,000 美元(約新台幣 1,751 萬元)下跌逾 11%。近期的急跌也引發市場對「看跌期權交易」需求升溫,並進一步助長了「市場看空情緒」。
根據 Thalex Global 創辦人亨德里克·吉斯(Hendrik Ghys)的分析,目前「短期波動性已降至 40% 水平」,市場造市商正在逐步調整風險策略,他補充道:「市場雖尚未全面回復,但部分資金已在修正後的區間內謹慎進行佈局。」
評論:
彼得·希夫長期對比特幣持批評態度,此次再度出面發聲,雖有其理據,但市場對於比特幣的信仰依然根深柢固。雖然近期的價格回調讓「數位黃金」的說法受到考驗,然而從資金流向與長期持有人資料來看,許多投資者仍對比特幣的價值抱持信心。
目前市場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這次波動將再次檢驗投資者對比特幣作為儲值資產的信念。值得持續觀察的是,隨著金融市場政策與宏觀形勢變化,黃金與比特幣是否會呈現不同走勢,將對兩者的「避險屬性」帶來實質驗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