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開發者點名:艾達幣(ADA)設計完勝以太幣(ETH),MEV 抵禦力成技術優勢關鍵

開發者點名:艾達幣(ADA)設計完勝以太幣(ETH),MEV 抵禦力成技術優勢關鍵 / Tokenpost

以太幣(ETH)與艾達幣(ADA)在結構設計上的根本差異,使其在「最大可提取價值(MEV, Maximal Extractable Value)」議題中,成為判斷兩條區塊鏈技術優劣的關鍵焦點。根據開發者 dori 近日於 X(前推特)的分析,他點出台卡爾達諾(Cardano)對 MEV 的抑制能力,並指出以太坊在設計上存在根本性限制,掀起加密社群對兩者架構差異的熱議。

dori 表示,艾達幣所採用的 eUTXO 模型與「烏魯波羅斯(Ouroboros)」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讓卡爾達諾在協議層級就能避免 MEV 的問題。他強調,這與以太幣現行的「全球記憶池(global mempool)」架構不同,後者讓區塊生產者得以重組交易順序或插入交易以獲取額外收益,進而產生遭濫用的風險。評論:卡爾達諾透過設計層的防範,在透明度與公平性上展現其系統優勢。

MEV 指的是區塊產出者(如驗證者、礦工)透過介入交易順序調整,來實現額外獲利的行為。這導致所謂的「MEV 機器人」橫行,在網路中掃描即將打包的交易,並嘗試在其中插隊。dori 則將此比喻為「銀行利用用戶數據謀取私利」,並警告此種行為已構成對「去中心化」與「交易公平性」的嚴重破壞。

目前,以太坊雖已針對 MEV 問題進行不少研究與改良方案部署,但部分專家認為,該問題根源於其系統架構,若無重塑基礎層設計,仍難以完全解決。與此對照,卡爾達諾則因無全球記憶池架構,而改由網路中區域節點在地驗證交易,大幅削減 MEV 的可乘之機。

dori 強調:「卡爾達諾在交易透明度、安全與效率方面的設計,比以太坊更為縝密」。目前,他的說法也獲得部分用戶與開發者社群認同,認為其「與真正的去中心化理念更為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除以太坊外,其他區塊鏈生態系也開始重視 MEV 帶來的風險。例如近期啟用主網升級功能的 Neo X 區塊鏈加入 MEV 防護機制,並強調將「抵制審查、實踐真正去中心化」作為核心願景。評論:可見在未來區塊鏈發展方向中,「MEV 抗性架構」正逐步成為使用者導向設計的關鍵趨勢。

綜上所述,艾達幣與以太幣在 MEV 應對策略上的差異,已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比較,而是上升為對區塊鏈「公平性」與「用戶保護」價值觀的具體展現。可以預期,MEV 的處理方式將在未來公鏈競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