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State Street:逾半機構擬在三年內將數位資產持倉翻倍 看好比特幣(BTC)、以太幣(ETH)與代幣化資產前景

State Street:逾半機構擬在三年內將數位資產持倉翻倍 看好比特幣(BTC)、以太幣(ETH)與代幣化資產前景 / Tokenpost

根據 State Street 於 24 日(當地時間)發布的《2025 年數位資產與新技術報告》指出,未來三年內,全球過半的機構投資人計劃將其持有的數位資產規模提升至當前的兩倍以上。報告中強調,比特幣(BTC)與以太幣(ETH)仍是推動投資績效的核心資產,但對於具備潛在成長性的「代幣化資產」,不論是公開市場資產或非上市資產,機構端的關注正迅速升溫。

此次調查涵蓋全球多家資產管理公司與機構投資決策高層,結果顯示,數位資產正逐步擺脫過去的實驗性地位,邁向機構投資主流。數據指出,機構投資組合中,數位資產目前平均配置約為 7%,預計三年內將提高至 16%。其中最積極的採用動能集中於「數位現金」與「代幣化的公開與非公開證券」。

報告指出,相較於資產持有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對數位資產的接受度與配置比重明顯偏高。例如,有 2% 至 5% 的資產配置比特幣的資產管理者人數,是資產持有機構的兩倍;對以太幣配置超過 5% 的比例,更高達後者的三倍。此外,在新興數位資產類別如梗圖幣(Meme coin)與 NFT 等方面,資產管理公司的配置力度亦不容小覷,高於 5% 配置者達 6%,而資產持有機構僅有 1%。

值得一提的是,「實體資產代幣化」(Real-World Asset Tokenization)已成為未來動能之一。數據顯示,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代幣化上市資產占比為 6%,遠高於資產持有機構的 1%;對於非上市資產和數位現金的代幣化配置,亦呈現 5% 對 2%、7% 對 2% 的懸殊差距。報告更預測,到 2030 年為止,超過一半的機構受訪者預估其投資組合中將有 10% 至 24% 配置於代幣化資產中。

儘管如此,目前大部分收益仍由傳統加密貨幣所貢獻。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比特幣是目前最具報酬率的資產,以太幣則緊跟其後。相較之下,代幣化資產現在對整體報酬的貢獻仍顯有限,但隨著市場逐步成熟,可望帶來增量收益與資產多元化機會。

State Street 指出,該報告反映了機構投資人對數位資產的高度信心,特別看好私募市場資產的代幣化發展潛力。機構投資人正運用更綜合的視角來評估該類資產,不僅納入獲利潛力,也包含資產配置彈性、操作效率與法遵管理等考量因素。

評論:此份報告突顯一個重點,即數位資產正進入金融體系主流,未來十年加密市場的主力可能不再僅限於比特幣與以太幣,而是包括代幣化資產與數位現金等創新型態。隨著監管與基礎建設加速完善,全球金融生態有可能迎來深層次的制度轉變。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