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國大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於 24 日(當地時間)的披露,美國、歐洲與日本等七大工業國(G7)的主要銀行已正式啟動一項研究計畫,評估發行由實體資產支持、與法定貨幣1:1掛鉤的「穩定幣」可行性。這項計畫的參與機構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高盛(GS)、德意志銀行以及花旗集團(C),合作對象涵蓋美歐主流金融業者。
根據銀行方面發表的聯合聲明,本次計畫旨在建構「可於公有鏈上使用的穩定支付工具」,進而推動數位資產的應用成為產業新標準。與此同時,項目亦將聚焦於符合法規要求與妥善風控的設計架構。雖尚未確定正式上線時程,但該項穩定幣一旦問世,未來勢必將與現有市場主流產品如泰達幣USDT(美元掛鉤型穩定幣)形成直接競爭。
評論:穩定幣的合法化與機構化正在快速發展,尤其在 G7 國家的推動下,有望重新形塑跨境支付與數位資產交易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銀行的參與動向,被視為受到近期通過的《GENIUS 法案》助力。該法案已於 7 月獲川普總統簽署立法,預計將於 15 個月後正式生效。根據內容規定,美國財政部與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須先完成相關規範制定,然後於 120 天後開始執行。
儘管法案通過,《GENIUS 法案》仍在市場內部引發爭議。部分大型銀行指出,法案中允許穩定幣提供「可產生利息收入」的條文,可能對傳統金融體系造成衝擊。他們已向國會及監管機構提出要求,建議重新審視相關措施。
另一方面,科技與加密產業代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Multicoin Capital 的聯合創辦人吐夏爾·賈恩(Tushar Jain)認為,法案將促使客戶把存款轉向能提供更高利息的穩定幣產品,有望促成科技公司對金融機構的直接挑戰。而 Circle 首席戰略長丹特·迪斯帕爾特(Dante Disparte)則表示,《GENIUS 法案》設計上已避免賦予銀行或科技公司過度市場優勢,強調其具備市場平衡性。
評論:《GENIUS法案》的出現可能成為穩定幣監管政策的轉捩點,美國政府有意在新興數位金融與既有金融機構間打造監管對稱的新格局。
綜上所述,G7 的穩定幣發行研究計劃不僅代表一次數位貨幣創新實驗,更可能成為界定傳統金融與數位金融邊界的關鍵試金石。隨著政策與市場機制逐步成熟,金融機構的聯合行動是否能真正形成產業標準,已成為全球業界關注焦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