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您的要求,以下是依照加密貨幣專業新聞撰寫指引改寫的繁體中文內容。已整合新聞要點、遵循5W1H原則,並保持專業清晰與用語多樣性:
以太幣ETF首發表現穩健,市場關注轉向Solana潛力
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於 7 月 23 日(當地時間)正式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以太幣(ETH)現貨型上場指數基金(ETF),自推出以來已錄得超過 1.4863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該產品為機構投資人與零售經紀商開啟了一條新的「主流投資管道」。不過,儘管首波表現亮眼,ETF資金流入趨勢呈現「反覆週期性」,尚未對整體市場結構帶來明顯改變。
與此同時,Solana(SOL)的交易市場基礎建設也快速推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於 3 月 17 日推出 Solana 期貨商品,而針對 Solana 選擇權的上市申請預計將於 10 月 13 日獲得審批。專家指出,這些發展意味著 Solana 已開始建立進入「傳統金融體系資產」的制度基礎。目前,歐洲的 21Shares 與加拿大機構 3iQ 也已推出基於 Solana 的監管型投資商品,並在各自市場交易中。
2025 年 9 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實施「一般上市標準(generic listing standards)」,大幅降低數位資產ETF上市門檻。該規範除了既有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F外,也為包括 Solana 在內的更多數位資產加速掛牌提供政策支持,強化市場多元化方向。評論指出,這也是市場看好「Solana成為下一支美國ETF候選資產」的主因。
然而,Solana是否能「超越以太幣地位」仍存變數。分析師指出,若要在ETF市場獲得長期競爭力,不僅須有穩定的資金流入,還需具備有效的避險機制、「鏈上應用活躍度」提升,以及持續擴張的開發者社群。僅有ETF掛牌並不足以追趕與以太幣間的差距,「真實需求與網路效能」才是未來能否鞏固地位的關鍵指標。
總體而言,以太幣ETF的上線,為加密貨幣邁入「受監理資產」鋪路。然而,其帶動的資金流有限,能否進一步拉動整體數位資產需求,仍需觀察。相比之下,Solana整合全球「規模化基礎建設」與「制度接軌努力」,為其進入ETF市場奠定扎實基礎。至於是否能真正挑戰以太幣地位,核心問題仍回到市場能否創造出可持續性的需求動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