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BNB 鏈爆發 OracleBNB 詐騙案:幣價瞬跌 95%、疑涉 Rug Pull 引社群震驚

BNB 鏈爆發 OracleBNB 詐騙案:幣價瞬跌 95%、疑涉 Rug Pull 引社群震驚 / Tokenpost

近期 BNB 鏈再度爆出大型詐騙事件,引發投資社群高度關注,該案主角是名為 OracleBNB 的專案。在經歷一波暴漲行情後,該專案突然關閉所有社群媒體,從網路上人間蒸發,種種跡象顯示可能涉及「Rug Pull(拉地毯式詐騙)」。

根據 DEXTools 資料指出,OracleBNB 的價格一度飆升至 0.000326 美元,隨即暴跌至 0.0001459 美元,短短幾分鐘內蒸發超過 95% 市值。這顯示出典型的「吸引買單後抽走流動性」詐騙模式,導致後進場的投資者手中代幣直接變成「數位廢紙」。

OracleBNB 原本定位為 BNB 鏈上的預言機服務項目,主打鏈上資料服務,但在此次風波中,其可信度已蕩然無存。該專案未對外發布任何聲明,包含 X(舊稱 Twitter)在內的社群頻道也已全數刪除,顯示其背後極有可能是事先策劃的「惡意捲款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正巧發生於 BNB 鏈生態系再度獲得投資人青睞的時期。由於 BNB 鏈具有手續費低、交易速度快等特性,吸引了大量散戶進入,但也讓惡意專案有機可乘,更容易進入市場操縱民眾情緒與資金。

專家指出,在行情回暖期間,市面上會大量出現未經驗證的新專案,而缺乏基本透明度或團隊資料不明確的項目,通常潛藏高度詐騙風險。評論指出:「如果連白皮書都找不到,這樣的專案參與風險極高,應格外小心。」

OracleBNB 事件再次為投資者敲響警鐘,特別是在分散式交易所(DEX)上交易時,更需謹慎審查每一個標的新項目。無論是團隊背景、社群互動還是智能合約安全性,「項目透明度」與「信任建立」都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

雖然 BNB 鏈整體應用生態仍持續擴張,但此類詐騙案例若頻繁發生,恐將削弱平台的整體信任度。因此,產業界也呼籲應儘速導入更嚴格的審查機制,同時推動社群自發進行高風險專案的監測,從根本提升生態系的防詐韌性。

評論:面對 rug pull 等詐騙風險,投資人在追逐收益時,更應堅持基本原則。不論市場多熱,將資產交付前徹底了解項目來歷與可信度,始終是加密投資中最確保安全的作法。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其他相關文章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