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 10 日漲勢後,比特幣(BTC)價格回落至 12 萬美元水準,市場情緒出現明顯的「保守轉向」。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與價格調整同時,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衍生品」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下降 7.9%,顯示投資人轉向獲利了結或風險控制,釋出「去槓桿化」訊號。
根據 CryptoQuant 的分析師 Arab Chain 於 24 日指出,比特幣的「未平倉合約總額」自 6 日的 150 億 7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0,949 億元)大幅減少至 138 億 8,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19,203 億元),僅三日就下滑超過 11 億美元。分析認為,這反映出市場進入「低風險、高觀望」的狀態。評論:這不僅是技術面修正,也可能標誌著短線情緒見頂。
儘管比特幣近十日從 10 萬 8,000 美元漲至 12 萬 6,0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交易量萎縮與未平倉合約下降,意味此次漲勢主要動能來自於「短期投機資金」與「空頭回補(short-covering)」。Arab Chain 直言:「目前的價格波動與衍生品趨勢顯示,真正的長期資金尚未全面進場。」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截至撰稿時,比特幣報 12 萬 2,778 美元(約新台幣 1,702 萬元),日跌幅為 0.1%。然而,過去一週和兩週的漲幅分別為 3.3% 與 10%,仍顯示「中期多頭格局」未被破壞。此外,技術指標「布林通道」顯示波動範圍正在收斂,反映市場正進入關鍵變盤點。分析師 Tony Severino 指出:「布林帶歷史上出現過極端收斂情況,接連引發數週或數月的大幅波動。」
市場觀察人士對這波修正的解讀不一。部分人認為此為「牛市接近尾聲」,另一些人則視為「健康的中繼調整」。交易員 Mr. Wall Street 表示:「包括貝萊德在內的重要機構仍持續買進比特幣,這代表多頭趨勢還未結束。」他進一步指出,近來衍生品數據與低波動率表現,可能預示市場正在為下一波上漲累積動能。
評論:目前市場正處於尋找方向的十字路口,而非下行的起點,機構買盤仍是支撐多頭的重要憑據。
整體而言,此輪「槓桿退場」與波動性降低,或許是為比特幣後續的走勢打下穩固基礎。當市場逐步消化風險偏好後,若出現新的消息利多或資金回流契機,將有可能引發另一波強勢反彈。投資人雖須保持謹慎,但不應忽視潛藏的結構性上行動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