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공유 分享
  • 인쇄 列印
  • 글자크기 字體大小
已複製網址

美國民主黨計劃嚴管 DeFi,擴大 KYC 引業界批評形同封殺創新

美國民主黨計劃嚴管 DeFi,擴大 KYC 引業界批評形同封殺創新 / Tokenpost

美國民主黨擬大幅加強 DeFi 規管,業界批:形同禁止

美國聯邦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近日提出一項旨在大幅強化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的監管新法案,引發加密貨幣業界高度關注與反彈。許多專家認為,此舉不僅威脅加密產業整體發展,更可能對創新造成實質性的封殺。

根據 Punchbowl News 於 9 日(當地時間)的報導指出,民主黨議員已將該提案草案提交給共和黨陣營,主張將客戶識別義務(KYC)擴大適用範圍至包括「加密貨幣應用的前端介面」與「非託管式錢包」。同時,提案更要求撤除針對開發者的保護條款,甚至授權美國財政部在判定特定 DeFi 協議「高風險」時,得將其列入「受限名單(restricted list)」,用戶一旦使用可能涉及犯罪。

針對此爭議不斷的提案,加密貨幣法律專家 Jake Chervinsky(傑克·切爾文斯基)於社群媒體上強烈表達反對意見。他警告:「這不是監管,而是企圖實質禁止。」更批評這項提案可能摧毀兩黨原本在加密貨幣合理監管政策上的合作基礎。

其實,在今年 7 月,眾議院才以 294 票贊成、134 票反對通過了《清晰法案(CLARITY Act)》,該法案大致主張為加密產業帶來明確規範與監管彈性。但外界指出,民主黨這次提出的新提案內容與 CLARITY Act 所倡導方向可謂背道而馳,可能導致法規政策出現重大變化。

切爾文斯基更進一步評論,將此次提案視為「打著監管名義,實則違憲地干預產業自主的行為」,他強調:「這不只是一次反加密的攻擊,更是對整個技術創新的警訊,恐成為危險的政策先例。」

多位加密產業評論者指出,若該提案最終成案,將對美國 DeFi 創新造成沉重打擊。更可能使美國喪失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主導地位。相較於川普總統任內較為寬容的政策氛圍,此次法案則標誌著美國對加密產業可能進入史無前例的嚴管階段。

評論:此項新提案反映出美國政界內部對加密貨幣及 DeFi 的監管分歧日益擴大,「KYC」「限制清單」「非託管錢包」等關鍵詞顯示監管重心正從交易所轉向更底層的技術與應用。倘若執行過當,可能反招致產業外移與創新消退,勢將衝擊美國在區塊鏈產業的領導地位。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與散佈>

最受歡迎

留言 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0/1000

留言小技巧

好文章。 希望有後續報導。 分析得很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