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Reuters 的報導,阿富汗於 9 月底(當地時間)發生全國性網路中斷,歷時近 48 小時,幾乎完全失去與外界的聯繫。這場斷網事件暴露出區塊鏈雖具備「抗審查性」這一根本優勢,但若缺乏穩定的網路基礎建設,區塊鏈系統的運作將形同癱瘓。
此次網路斷線影響範圍涵蓋首都喀布爾及全國各地,導致航班延遲、緊急通信中斷等連鎖效應。雖然官方稱問題源自「光纖技術故障」,但當地電信業者指出,這很可能是由塔利班政權有意為之。根據 ABC News 的報導,該次斷網導致約 1,300 萬名平民立即受到影響,為塔利班執政以來第一次全國等級的網路封鎖。據了解,塔利班近幾週以打擊「不道德線上內容」為由,已在部分地區實施網路限制。
這一事件凸顯加密產業長期忽視的結構性風險:區塊鏈雖自詡為去中心化、抗審查的技術,但其運作基礎—網際網路—依然仰賴高度集中式的供應商與基礎設施管理。換言之,政府或企業若選擇切斷網路,哪怕再先進的區塊鏈技術也難以發揮作用。
分散式無線網路專案 Roam Network 聯合創辦人米哈伊爾·安傑洛夫(Mikhail Angelov)對此表達憂慮,指出:「這次事件不只是單純的連線中斷,更是一個警告。當大多數連網資源掌握在中央機構手中,區塊鏈的理想可能在一夕之間崩塌。」他進一步說明,與其信任某個政府永遠不會封鎖網路,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從根本結構上減少依賴。
評論:此次斷網事件如同給加密業界上了一課。儘管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區塊鏈網路具備去中心化特性,但它們仍離不開中央化的網路基礎。當這項基礎受到威脅,所有「抗審查」與「自由金融」的承諾將無從實現。
對區塊鏈世界而言,網際網路不只是傳輸媒介,更像是供應維生的「氧氣」。若其供應被政治力量任意掌控,那麼就算技術再進步,區塊鏈也可能淪為新型依賴體系下的產物。
留言 0